第四十二章(2/2)
谢重华见母亲夸他,不以为意的说:“娘,您可别高看他,就他那粗心性子哪里看得出来,还是我故意说给他听的呢。”想起当时初告诉裴继时他震惊又恐惧的表情,她笑着与母亲对视了又道:“你都没看见,当时他听见我说二姐喜欢他的时候,裴子延那副受了惊吓的呆状。”
“还是你说的?”这点大太太倒是没想到。
谢重华当时故意要坏谢玉华的事,也不顾自家堂姐的脸面了,反正裴子延也不可能到处嚷着谢家二小姐欢喜他这种事,随口就说了,遂颔首。
于是,大太太就想多了,以为闺女是见不得谢玉华喜欢裴继,所以跑去告诉裴继并试探裴继,裴继则为了让她安心,连忙编出个家中母亲替他说亲的谎话来哄骗二房。
脑补了这些过程,再望向谢重华的眼神是怎么看怎么觉得有种女儿要飞走的幻觉。知道女儿常常去前院,而裴继在谢府的时候多半也会去找三老爷,便又想到了另外个词,“日久生情”。
大太太觉得不能再想下去了,想开口问闺女,又怕点破了她心事会让她害羞,便想着还是等以后女儿想告诉自己了再说。江氏见女儿对这套匣盒的热衷模样,起身道:“那你继续忙吧,娘就是见你这几日闷在房里,怕你有心事来看看你。”
谢重华跟着下炕,“那女儿送您。”又听这话,忙说道:“娘不用为我担心,我在家好吃好喝好睡的,能有什么心事。”
可大太太自认已经知道了她的心事,闻言心中滋味莫名,情窦初开的女孩子总是喜欢将这种悸动藏在心底,不肯轻易与人道。她朝门口走去,见女儿早早就换上了春裙,怕外面风吹着她,拦了道:“别出来了,虽然春暖,这风倒还是有些寒意的,你怎么这样早穿上薄裙了?”
谢重华抬抬胳膊,“冬袄显得笨拙极了,就是薄袄也不好看,反正我在房里,又不冷。”
大太太知她爱美,宠溺的笑了笑,将出屋槛时突然问:“对了,裴公子可有与你说何时回麓山学院?”
“没说具体日子,只说不日就和三叔回来。”
大太太闻言就知两人还真有书信往来,心惊之下又似想到了什么,想劝的话便咽了回去,笑道:“还好,他是借着你三叔的人给你传信的,别人也不知道。行了,昭昭回去吧,娘走了。”
等送走母亲,谢重华趿着些坐回炕上,越想越觉得方才娘亲的话怎么好似不太对劲。顷刻,她反应过来,母亲的意思,难道是以为她和裴子延在借着三叔的幌子秘密来往?
少女眨着眼,满面无辜。
不过这事没上心多久,因为这已是第四个匣盒了,只要打开便能取出三叔信件了。话说,这套匣盒真心不错,雕制的又精美,保密性也好,如此想着,对裴子延的埋怨便少了许多。
可是,她在终于打开小匣,见到贴在匣盖内的字条时,又忍不住生出怨念。
小丫头:这几日你肯定是在念我,没念你三叔了,对不对?
清隽的小字,透着张扬,谢重华似乎能想象出裴子延写这话时的得意和嘲笑。她抿抿嘴,有些不高兴,三叔怎么把她的信给别人看呢?
三叔的信被对折了搁在匣中,谢重华取出来打开,依旧是一页纸,不过相较上次的寥寥五字进步许多,至少不是那么简洁了。
若说上次的信像是传了张纸条,那这次便真的可称之为书信了。信纸有格,三叔的字迹却半点不显工整,谢重华很难想象他平时坐在书房里正经看信后,随手拿笔回复时在上面都如何写的。
他就像是没写过信的新手,先是表达了对她埋怨的歉意,又照着她的回信作答。信中写道,他周边并没有趣闻,问她年过得可好,京城下了场雨至今未停,路道不好行,若是雨势有所收敛,便下月初五动身回金陵,她的生辰他记得,没打算送礼物,她若是有想要的随时可与他说,再有就是感谢她照顾衡兴园里的花草。
末了又写到:嗯,念至,思你。
谢重华当时写那封长信的时候是随心所抒,并没有什么章记,洋洋洒洒的写了好多张纸,问过些什么自己都快忘了,大都是生活琐事。没想到三叔会就着她的询问逐一回复,虽谈不上详细却条理清晰,只是显得略没有诚意。
但是,最后的那几个字,深得她心,不由就笑出声来。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