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转世投胎(1/2)
话说珍珠魂魄晃晃悠悠来到阴间,早有仙人接洽。 凡人死后都要来阴间喝碗孟婆汤忘了前世今生才能转世,历劫的仙人却有上仙以夺魂珠剥夺其上世的记忆后再入轮回。
待仙人劫数一满,便带着藏有其历世劫难的珠串返回天宫,在天宫里参禅悟道,以了悟人世的种种苦难,从而达到功德圆满的境界。
被剥夺了珍珠记忆的雪凰重新步入了轮回。
这一世雪凰投生在一落拓士子之家,父亲虽然饱读诗书,奈何却未能成就功名。于是把满腔心血都投注在独生女儿鱼幼薇身上,对其刻意**。
小幼薇在父亲的栽培下,五岁便能背诵数百首著名诗章,七岁开始学习作诗,十一、二岁时,她的习作就已在长安文人中传诵开来,成为人人称道的诗童。
鱼幼薇的才华引起了当时名满京华的大诗人温庭筠的关注,于是在暮春的一个午后,专程慕名寻访鱼幼薇。
在平康里附近的一所破旧的小院中找到了鱼家。平康里位于长安的东南角,是当时娼妓云集之地,因这时鱼父已经谢世,鱼家母女只能住在这里,靠着给附近青楼娼家作些针线和浆洗的活儿来勉强维持生活。
就在低矮阴暗的鱼家院落中,瘟庭筠见到了这位女诗童,鱼幼薇虽然还不满十三岁,但生得活泼灵秀,纤眉大眼,肌肤白嫩,俨然一派小美人风韵。
温庭筠深感这小姑娘生活的环境与她的天资是多么不相称,不由得油然而生怜爱之情。
温庭筠委婉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请小幼薇即兴赋诗一首,想试探一下她的才情,看是否名过其实。
小幼薇显得十分落落大方,毫无拘促为难的模样,她请客人入座后,站在一旁,扑闪着大眼睛静待这位久闻大名的大诗人出题。
温庭筠想起来时路上,正遇柳絮飞舞,拂人面颊之景,于是写下了“江边柳“三字为题。鱼幼薇以手托腮,略作沉思,一会儿,便在一张花笺上飞快地写下一首诗,双手捧给温庭筠评阅,诗是这样写的: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温庭筠反复吟读着诗句,觉得不论是遣词用语,平仄音韵,还是意境诗情,都属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
这样的诗瞬间出自一个小姑娘之手,不能不让这位才华卓绝的大诗人叹服。
从此,温庭筠经常出人鱼家。为小幼薇指点诗作,似乎成为了她的老师,不仅不收学费,反而不时地帮衬着鱼家。他与幼薇的关系,既象师生,又象父女、朋友。不久之后,温庭筠离开长安,远去了襄阳任刺史徐简的幕僚。
温庭筠与鱼幼薇相识之时,正是幼薇的豆蔻年华。温庭筠的才情儒雅无不骚动着情窦初开的小幼薇的春心。秋凉叶落时节,鱼幼薇思念远方的故人,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遥寄飞卿”:
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
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
飞卿是温庭筠的字,这首诗中所透露出来的含义,温庭筠岂有不知之理?只是温庭筠年长,甚至比鱼幼薇的父亲还要年长。而且温庭筠虽然才情超群,可是容颜却十分丑陋,时人称他为温钟馗。
面对青春貌美的鱼幼薇,温庭筠始终把自己对她的感情控制在师徒、父女、朋友之上。
鱼幼薇第一次借诗句传达了自己寂寞相思的心情,可是却没有得到温庭筠的回应。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