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老崔头忠告(1/2)
这个老鼻子,他妈的,我的后脑勺难不成还是充话费送的吗?由得他这么打来打去的,想到这里,我的心里面不由得又是一阵怒火。
“师父啊……”电动车的速度可不算慢,我坐在前面,只是觉得冷风一直朝着自己的脖颈里面灌进来,让我不由自主地哆嗦了起来,身子犹如筛糠一般,前后摇摆间,直让人觉得有些痛苦至极。所以便想找出一些话题来跟老崔头讲讲。
“干嘛啊?看路,王化,在中国许多地区都有这个节日习俗。
海南孔明灯又称文灯、天灯,它是用白结方纸糊制而成的,是根据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的热力升空的,它携带的燃料可升空漂浮约1小时,开始时像不明飞行体,升到一定高度后就仿若星星。
相传它是由大陆流传到海南的,演变至今已成为当地的一种很有特色的民间风俗。每逢喜庆日子或盛大的节日,人们都点起文灯来表达他们的美好心愿。点燃文灯前人们都要在灯上写出自己的愿望,与天灯一起冉冉升向苍穹,以祈求心愿能实现。
在文昌、万宁、儋州一带的村庄里,至今民间有扎孔明灯,放天灯的习俗。由于文昌口音“天灯”与“添丁”谐音,男孩家拿着写有吉祥词语的公灯、人丁灯、首牌灯、花篮灯、鲤鱼灯、珍古灯等各式花灯自发组成“送灯”队伍,敲锣打鼓,绕村行进到村中的庙宇前,表示送去“人丁兴旺,家景兴隆”之意。
放天灯时,给碎布浇上油,桶口朝下,点燃油布后,整个纸桶就会被热气充满,家家的天灯如同热气球一样冉冉上升,带上你的祝福与心愿,飘上夜空。
客家风俗中有在元宵节前后飘飞,“孔明灯”祈福的习俗,祈求上天保佑来年的日子幸福美满,生活蒸蒸日上。每一盏孔明灯都代表着一个出生的婴儿。
孔明灯有大有小,大的直径2米有余。它用竹篾扎架,裱糊上柔韧的竹麻纸,刷上桐油。灯笼底部的横架上,用铁丝捆扎了沾满豆油的布团。飘飞孔明灯时,先点燃布团,灯笼内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一撒手,孔明灯便冉冉飘升,宛如一盏明灯闪烁于初春的夜空。
农历新年的元宵灯节将至,为庆祝佳节,台北平溪人夜晚放飞成串的孔明灯,引来众多观者驻足。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孔明灯除了祈福之外,还算是在这三界之间沟通的一个物件,一个很重要的物件儿……”老崔头说着这里,又猛地吸了两口烟,“好了,韩小天,我就说到这里,其他的还是需要你自己去领悟,只是我用星月菩提燃烧后的粉末,还有朱砂,黑狗血,以及妮妮的血液,在这灯笼上面写上了她姐姐的生辰时间。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