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奇怪小区(2/2)
也刚好是假日,十里洋场基本都挤爆了游客和外来务工的人,偶尔会有大妈操着一口,侬好,册那之类的说些常见话语。
这上海话是吴音软语,却被她们说出了顶厉害的气势,然后我和阴煦熙感叹着,这些女人的气势不输男人。
这个鬼就说,回来的记忆中,自己也在上海南京两地呆了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地方和人事都是熟悉的,却不大想得起这段时间的经历,说到底,记忆还是有断层,因为缺乏相关的刺激。
我也是闲得慌,忽发奇想决定与他走一趟回忆之旅,顺便拍拖一下。
便自外滩一直逛到了黄埔区内,并跟着他记忆有过的场景一一寻找,听他说那些疑真似假的往昔风物,比如这里曾是个窑子,或者那儿总有人叫卖担子面。
渐行渐没了谱,远离了正道人多的大街,在弄堂小道之间瞎行,最后竟然到了一片八十年代风格的小区附近。
他就忽然停下,说道:“这里……我记忆中以前不是这样的,但我对这个地方很有感觉。”然后也不管我怎么拉,径自进去了人家小区内,巡了一个圈儿。
还好是这个小区半开放的,虽然有半面围墙,却没有保安之类的,却甚是奇怪。
小区的楼明显是八卦形状放置的,中央区域凸出来,是个花坛式小公园,种了难得的小叶黄檀树,这种建筑风格,只在现代的大型楼盘可见。
因为大型楼盘的高度很高,为了避免屏风效应,阻挡气流,一般都会错落有致地围圈而建,楼对楼很少,也只在地方小的小楼盘多见。
然而八十年代的建筑,普遍不高过九层,根本不存在什么屏风效应。
而里面也会采用绝对前户给后户通风的苏式布窗方式,所以一般都是前后摆放,并整齐划一的军队楼,就像奶奶家旧房子的小区也就是那么摆设的。
所以这个小区的楼房放置,是很不常见的,十分诡异,而中心花坛公园的这些黄檀树的排列也十分奇怪,好像是一个卦象,前前后后看着错落,却有古怪的形状势。
我是因为在房地产公司实习过,多少知道这些建筑风格的事情,才慢慢觉得这个地方有问题,但是阴煦熙大概是凭着本能觉察这地方的问题的。
他早就看到了更深,给我说:“这个地方,是要镇着什么么?”
“诶?有用居民楼镇什么这样的吗?”我回忆着秘本的知识,好像镇煞辟邪,一般不会用活人住的地方吧?
而且八十年代,这个地方也该是些郊外之类的,有大片的地儿可以建小区,根本不是因为现代这样,因为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而什么地方都敢起楼。
不过现在也是啊,哪怕是山坟阴宅都不选的地方,都得弄个楼盘出来,没有办法只能用什么东西镇一下。
但这儿,明显不是这样的情况,必然是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在花坛下,却等阴煦熙迈入那个花坛中的时候。
却听到一个急促的笃笃声,接着就是一个气急败坏的说话声:“不许过去那儿,你这个人不许过去。”
我抬头看去,只见一个老者杵着拐杖过来,神情气愤地过来挽住阴煦熙的手,要把他拉出那个土地。
阴煦熙这个人平常对人臭屁,对老人孩子还是客气的,被用力拉出来时候,尽是狼狈感觉,却也不生气,还在老人不小心踉跄一下的时候扶了一把。
可是老人却不领情,甩开他的手,并恶狠狠地对着阴煦熙说:“你难道没有看见那个牌子吗?”
这老人说话不带上海话,倒是有点廊坊的口音,却是个矮小干瘦的老头儿,点儿不像是高壮的山东人,一只脚还有残疾,比另外一只脚细了很多,也并非是老了落了病,而是天生就这么样的吧。
经他这么说了,我和阴煦熙才看见这树种着的草丛上插了一块牌子,写着禁止践踏草坪。
我只好道歉道:“对不起啊,我们没有看见,十分抱歉。”
那个老人就说:“就是你们这些外地人,把大上海弄得这个样子,都是些不文明的,踩草地的有,吐痰的有,满地上厕所的都有,总以为做了之后道歉就有用!”
说话之间,还把拐杖敲得笃笃响,似乎地面都要让他的怒气裂开。
本书来自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