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2)
易程安吃饱睡饱,终于有空将元导寄来的东西打开。拿起里面的事物,放在眼前慢慢翻看,易程安发出一声:“嗯?”
“这是什么?”何沣不知什么时候凑了过来。
易程安咂咂嘴:“元导寄来的。放出来看看就知道了。”
易程安搬来笔电,把光盘放进去。驱动器内光盘“嗡滋”、“嗡滋”的响。何沣挨着易程安坐下。
屏幕上,周凌站在一间布置好的房间内。
白瓷茶壶,木质坐凳;一幅墨字,三五友人。
这分明就是他们当初拍摄的第一个场景。
何沣对此有点印象。去年他去“探班”,正好遇上易程安他们拍这戏,也知道他们将这场戏来来回回拍了很多次。他看了看电脑里放的,这肯定不是《穿越爱情》电影成品里的片段。
镜头下,时而是影片中的场景,时而又囊括了周围的工作背景。声音也不单纯。每个演员的行为举止、神态动作,以致每一次微小的停顿、变化,以及他与场景的互动都能从屏幕上观察到。
不像上次易程安直接拿到的样品,这次的明显被元导处理过。
至少文件格式已经被转换过了。
看着屏幕里的镜头片段,易程安感到,有关拍摄这部分场景时的记忆一下子就鲜活了起来。
“原来,当时的我是这个样子的啊!”易程安认真看了看“自己”,“没有后期的灯光、声效……看起来好不习惯。”
一场放完了。
易程安伸直了腰杆,正准备动一动,不想放映还在继续。这部分拍摄又从头开始了。将鼠标放在上面,易程安才注意到后面还有不少播放时长。他眉心微沉,仔细端看视频。
“两个不一样?”何沣问了一句。他也看出来了。
对,两个不一样。最先出现的是第一次的拍摄,现在播放的是第二次的拍摄情况。想来也是,如果只有之前的那一点视频,文件也太“大”了一点。
等易程安看完整张光盘,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易程安盯着画面消失的屏幕,若有所思。
每一次关键的拍摄都在里面。演员的每一点变化都被记录了下来。他每看一次“新拍摄”,都忍不住将进度拨回之前的点上,慢慢对比。每一次观看似乎都有新感受。只可惜,他这部分的戏份不多。不过,看别人的表演也能受益匪浅。
实话说,当初在剧组几个月,那种沉默的氛围和来自拍摄和不断否定的压力给人的感觉很不好受。能忍耐不代表没想法。就像他对元导说的,只是……不甘心罢了!
每一点都在挑战自己。感谢坚持,才能得到最后的礼物。
元导的确用心良苦。这光盘应该花了她不少心思。现在,她应该还在做后期制作吧……
“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他来说很有用。
但光盘里面全都是黑历史啊……易程安瘪嘴。
易程安把光盘妥善放好,决定以后再把它拿出来回味。有句话不是说,每天都有新发现嘛。
“就是不知道片子要剪几个月……”
好一会儿,何沣的声音才慢慢响起:“如果是要在金乌奖之前上映,很可能赶不上。”
“嗯?”易程安诧异的回头。他刚刚只是在自言自语,没想到何沣会说话。金乌奖颁奖已经在九月份了,片子的上映日期比这个还要晚,岂不是太晚了?胖大海一直认为这片子能在金乌奖之前公放。
“精耕细作,才能做出更好的作品。”何沣委婉的说起元导这方面的“拖沓”,“你们进组前,他们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准备工作了。而且,等他们做好影片,也需要留出时间进行宣传。”
看来,何沣了解得挺多。易程安饶有兴趣的问:“这样说来,可能会挤在解放日放映?那岂不是很难争取到排片?”
现在的帝国电影市场,已经没有好档期、冷淡期的说法。但众所周知,跟春节档一样,解放日的期间的国内大片众多,还有不少进口片涌进。这种偏文艺的影片,选了这样一个档期,这就像在解放日的假期选了一个大热的景点一样,没有点体魄和手段,简直人挤人,寸步难行。
何沣摇摇头:“没必要跟拿鸡蛋去碰石头。尽量避开这个档期,最好提前一些上映。”
“这次也是大沧做宣发?”易程安好像发现了什么。
“嗯。”何沣承认,“本来是东阳那边做宣传。但是我觉得他们开始设想的宣传点有问题。”他问了他们几个问题后,就把活给“揽”了过来。
易程安显然听懂了何沣的潜台词。他露出一个揶揄的笑,也不知道何沣这一肚子祸水,是怎样抢了人家的工作。这么早就下手了……
何沣:有钱。任性。
何沣偏头咳了一下,向易程安解释道:“他们的营销理念是:用高势能人群,影响低势能人群。”
易程安明悟,大白话就是:用意见领袖去带动草根观众。
“本身谈不上对错。阳春白雪也不是不好,只是容易太高冷。电影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娱乐工具,一个并不那么娱乐的严肃电影,它如何去跟商业电影同台竞争?”这就很影响观众走进电影院看影片了。
“既然走进市场,就必须接受商业规则,文艺片也不例外。”易程安去给何沣接杯水,“那你们是要走‘接地气’的路线?”
何沣又摇头:“从元导的意思来看,这部电影不仅是文艺片,还是艺术片。太接地气也不好,会让原本喜欢看这种片子的小众观众失望。”他沉思了一下,补充道:“艺术片本身就不是为市场去准备的,也很难从大众市场收回成本。”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