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祭文拜荀(1/2)
合情合理的要求,张苍自然不能拒绝,于是他就带着韩震一行四人上路了,一番畅谈之后,张苍完全被韩震的博学慑服了。
在韩震看来,忽悠这类人才,第一点就是要把握好对方的专业,就像眼前的张苍,他是荀子的弟子,与韩非李斯是师兄弟,但是他擅长动手,精于算学,后来还做了汉高祖的丞相。
如此一个名人,倒是让韩震想了好久才回想起来,张苍是阳武人,世居齐国,在年幼得时候就开始跟随荀子,从齐国来到楚国,除去韩非与李斯两个怪才之外,荀子的得意门生就属他了。
后世史书记载,他曾经为汉帝修改历法,还编撰过九章算术,说白了就是个理科生,至于为什么会随着荀子学习法家思想,修炼帝王之术,这就没人知道了。
一路上,韩震就用什么勾股定理,圆周率什么的与他谈论,先进了许多年的数学理念哪是现在的张苍能够理解的,只是听着听着觉得很有道理,所以,一行五人到荀子书院时,张苍几乎已经将韩震奉若神明。
“韩兄请,家师坟茔在这边!”这座上在这平原大地上还算高,但若是比起秦国南边的诸多山脉,那可就相形见绌了,荀子的坟茔就在书院前方,稍偏左,简简单单,几无华饰。
一旁栽植了松柏幼苗,可以相见,若干年后,这里定然会成为一片松柏密林,战国末代的大学者荀子,就长眠在此。
巨大的石碑上刻着几个篆字:“先师荀况之墓。”下方角落里还刻着几个小字,应该是日期,碑前摆放着一些祭品,也是非常简单,几乎与普通隶民的坟墓没有区别。
虽然有很多思维与荀子相异,但是韩震对于这样一个学者,还是非常尊重的,单是那《劝学》,就让华夏学子两千年传阅不绝,属于战国时代最为脍炙人口的励志篇章。
周围已经有不少士人,一次排队拜祭,然后又默默离开,一众弟子公瑾的站在一旁,只要有人躬身行礼,他们也随着回礼,礼仪法度面面俱到,完全不弱荀夫子的名头。
“师兄,你回来了?”有弟子见张苍带着客人过来,急忙迎上来,韩非与李斯不在,张苍就是他们这些弟子的梁柱,张苍外出回来,他们也算是松了口气。
“嗯,夫子的一切事宜如何了?”张苍自然是很稳重,他深知,在这等情况下,自己决不能乱。
“张兄自去忙碌罢,我等祭拜之后,自会前去道别!”韩震谢绝张苍安排师弟陪伴的好意,自顾自领着韩宸去排队了,离呈两个对于这种学术大咖无感,留在半山腰的客院里县里闲聊。
可能是荀子名气太大,来拜祭他的人可能比楚王去世时哭丧的人还要多,都是些后世可闻名的人物,可惜的是韩震此时隐匿身份,不好上去交流,否则一定要让这些人给自己提个字或是签个名!
别人不知道这些在后世的价值不重要,他自己知道啊!
轮到他们的时候,天都快黑了,向一边看护的弟子献上一篇临时拼凑的祭文,随后公瑾的朝着荀子幕躬了躬身,最后在祭文的声音以及身边士子的惊愕崇拜目光下离开,韩震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div id="ad_250_left">
“震哥,刚才的祭文,是你自己作的?”韩宸有些惊奇,韩震会写祭文,这么久了她都还不知道,当然了,主要是没人给他写。
韩震略一思量,点头:“对啊,是我做的。”
“略有古风啊,比起屈原写的天问还要深奥!”韩宸赞叹中有很明显的不可思议,韩震才十五岁,就能写出那样的祭文,若是学识再见长,能写出天祭文,还不吓死人?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