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袁门三杰(2/2)
龙脉发源于祖宗山,可以形成多种形态的龙,龙也有真假贵贱,通常真龙都隐藏在众多近似龙脉的山体之中,需要左右庇护,真龙居中,这样才能彰显九五之尊的架势。
所以,我压根没指望说,登个山,就能找出龙脉,那你也太不拿龙脉当回事了,是个阿毛阿狗都能找到,帝王的脸面何在。
不过,俯视山下,张老汉的家出于山包之上,让我诧异的是,如果底下没有墓葬,盖这么座祠堂干嘛,要盖,也不会大费周章的建在这里,肯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个秘密,二十年前探墓的几个广东佬肯定知道一些。
好在山上有了手机信号,我忐忑地给张敏拨了过去,估摸着她不一定接。
谁知,刚响两声,那边就传来张敏的声音,“有事吗?”
“有事啊……”
“没事你乱跑什么,我去你家,人没在,去哪儿了?我忙完这阵子,有重要的事找你。”张敏霸道地说。
贾胖子和大头坐在石头楞上,装听不见。
我尴尬得脸红了一下,“美女,你别这样,北京就这么大,我能跑哪儿去,你一个电话,分分钟哥们儿飞你被窝里。”说到这儿,我在他俩面前把面子挣回来,赶紧转移话题问正事,以防这娘们儿翻脸,“姐姐,问你点关于历史方面的问题哦。”
“历史?你又要干嘛?”
“咳,您别这么说我,咱也是放飞梦想的有志青年,自从见了您后,深知文化底蕴不够,当你跟班的都掉您的价,所以我这不是努力学习中嘛。”说着,我收起笑脸,“这个……唐代后期,秦皇岛一代有什么王爷贝勒的吗?”
“王爷贝勒是清朝的,晚唐后期只有藩镇割据。平州地区的话,唐后期从幽州分裂出来,确实有三代或者两代节度使,不过唐后江山摇摇欲坠,节度使就相当于地方土皇帝。父传子,家天下,第一任节度使叫袁汵德,长子袁菱,次子袁安……”
张敏那边说着,我把手机外放打开,仨人围着一个手机,听张敏奶奶讲故事。
袁汵德藩镇割据势力很厉害,李氏唐朝无暇顾及,就封了个平州节度使。据历史记载,袁汵德在任十五年,长子袁菱与次子袁安,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王位之争。
中途,突厥进犯唐朝,天子急招袁汵德出兵长安,次子袁安随军出征,嫡长子袁菱留守平州。谁料,袁汵德年岁已大,战死疆场,次子袁安率军回平州安葬父亲,谁知半路上得知平州城内乱,兄长袁菱也遇害失踪。
唐朝皇帝鉴于袁氏父子功劳甚大,死一个没一个,于是破格册封次子袁安一个平王,并给了大把的俸禄让其好好安葬父兄。
奇怪的是,袁安当上平王后,不理政事,居然苦心钻研起佛法来。
“佛法?”三人异口同声地说。
“唐天赏,你身边都是些什么人啊?你们想干嘛?”张敏听出这边不是一个人的声音。
这时大头笑嘻嘻地拿起电话说,“hello啊,张大美妞,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
挂了张敏的电话,我们基本可以确认一点了,这座帝陵八成不是李氏的,而是袁氏父子节度使的陵寝。 8(.*)笔88±,o
更关键的信息是,张敏说过,最后一任节度使袁安醉心于佛法,这恰恰和张老汉说的民间野史相符。
也就是说,这座陵墓以及墓上的祠堂(正规陵墓,地表都有祠堂),是袁安为其父亲建造的墓,所以周围的村民才有了“孝子背砖”的传说。
虽然不是李氏唐墓,但一个地区的节度使也够规模了,龙脉的风水以及庙堂的皇居瓦当,也正表明这个平州节度使已然僭越(越级),至于那个袁安为什么出家,没心思研究。
我抬头看看太阳,快正午了,笑着说,“列位,中午不吃饭了,把主殿打开,放放风透透气,晚上就等着拿箩筐背金银珠宝吧。”
天底下再找西海王墓那么大规模的墓,估计没有,浑天浑象、湖泊、铜井、悬崖、四通八达的甬道。
所以,我断定,这即便真是座王陵,充其量不过两间百十平米的墓室,下去、上来,拿走、倒手、点钱……如此而已。
事实证明,我们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铁的定律告诉我们,钱难挣屎难吃,想挣钱,先挣命。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