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浮出水面(2/2)
声音是从湖里传来的,经过悬崖的放大,听得很清楚,咕咚咕咚咚……这声音乍一听很耳熟,就像小时候去供销店打酱油或醋时,营业员在瓶口放个漏斗,然后把酱油灌进瓶子里一样。
“湖水?”
“水位在下降!”张敏忽然冒出一句话来,急忙冲了出去。
我也追了上去,刚跑两步,一个跟头撞在张敏怀里,俩人都险些摔倒。我刚想责怪她,这才发现她目光盯着地面,也低头看去,猛然间长大了嘴巴。
刚才我和张敏只顾得一路埋头挖掘血槽路线,然后进了石屋,回过头来经过这里时,才恍然发现,怪不得这些血槽曲曲折折不取直线,原来血槽的线路形成一个八卦图!这显然早已超乎张敏我们两个的认知范畴。
“算了,不管它。”张敏叹了口气说,转头朝着湖边走去,“湖水怎么会突然下降呢?”
“乖乖地,不会是咱俩给人家挖通了大运河,把祭祀装置启动了吧。”
这个问题,我刚才就发现了,只是不明显,现在再次站到岩石岸边,不免感到震惊。就这么一潭湖水,这么一会儿突然下降了一尺多高。
湖面原来是几乎蔓过岩石岸的,现在下降后,却也让我和张敏更加看清楚了这个湖泊的全貌。
圆柱形,像一口井,垂直地矗立在底下,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井沿,而井里的水位下降后,井口的岩石留下一尺多高的水迹。
几分钟的沉默后,张敏捅捅我胳膊,示意我抬头看上面。
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然出现在天空。
我这人就善于联想,一时间脑子里出现一大堆关键词,此刻正在杂乱无章的组合,天狗、月亮、湖水,镜中花水中月?
而张敏的联想似乎有些一语中的,“潮汐?”
她意识到自己说出这两个字后,居然有些兴奋起来,湖水涨落,说明这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与外界相同的,至于是不是通到大海,这真不敢设想,毕竟西气东输的管道才哪儿到哪,古人真在地下修建这么个工程,并保持几千年来水路畅通,区区长城和金字塔的发现就是小儿科了。
“不管和哪儿通着的,肯定是外界的流动水,或许逃出去的通道就在下面,等湖水完全退去,兴许下面就有洞通出去,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几十分钟,毕竟湖底才十几米深……”张敏说着,一低头看我又蹲下来研究什么,不免有些不高兴了,“看什么呢?”
我半坐半爬在岩石“井口”,里面浮现出的符号越来越多,一些图案也清晰起来。而就在水位下降到两尺左右的时候,居然发现底下的井壁变成了晦涩的黑青,这是青铜器。
周朝的墓出现青铜器,再平凡不过,那会儿的青铜冶炼是我国巅峰时期。不过,用青铜铸造成一个方圆这么大的井,这个工程量想想也够头疼。 △≧miào.*(.*)gé△≧,
青铜深井逐渐浮出水面,如张敏所说,用不了半小时就会见底。于是,这个“苦海”湖泊的模型逐渐映入我的脑海里,十几米高,直径几百米的圆柱形,圆柱形上面两尺是花岗岩石铺建,以下部位是一件巨大的青铜器。
而在青铜井底部,应该有一个或多个洞,现在正把“井里”的水排出去。
我挥手一巴掌打在张敏的屁股上,叫她别打扰我,一种熟悉感油然而生,生怕让张敏把我的思路打断。
沉默了不知多久,湖水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照这个“渗漏”速度,再有几分钟绝对见底,而湖水越是下降,那种熟悉感我就越是接近嘴边。
“咕噜噜……嗝……呃!”最后的井水一股脑的渗入地下,真不敢猜测,这青铜井底的洞到底有多深,从声音上就让人感到发憷。八九十年代农村的孩子肯定熟悉,以前有一种用手压的“洋井”,打井时用很多铁管埋在地下水眼上,然后用手挤压地面上的敲杆,利用活塞挤压空气原理,使水上升直到喷出井口,而不压水的时候,井水就会“打着嗝”顺着铁管快速回流!
我感觉青铜井里的排水声就是这样,难道这玩意也是利用的同一个原理,真这样的话,那么这青铜井底之下,还有管道相连深入更深的地下!
我走神的这个空当,湖水彻底“漏完”,一副触目惊心的场景映入眼帘……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