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暴雨(2/2)
叶木汗仿佛看出了马轶与李冬梅惊讶的表情,颇为得意地说道:“罗布泊附近的居民都知道这个洞,据说是古楼兰人掏挖出来的,供那些丝绸之路上的商队歇脚用,避风避雨不说,冬暖夏凉,就象陕北的窑洞一般。”
马轶看了看洞口的边缘,经过几百年的风雨侵蚀,早已没有了人工修整过的痕迹,再仔细看那墙壁,一层层的岩石积累,想必这里的地质已有千万年的历史了,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个土台,恐怕是由于水河冲蚀的缘故,所以这些土台大都是东西走向的。
虽然暴雨依旧在狂泄着,雷电仿佛就在身边一般,但进入了洞中,三个人的心情立即放松了许多。叶木汗看来早有准备,从随身的包裹里拿出几盏固体酒精灯点燃,整个洞中顿时明亮了起来。
三个人围着酒精灯坐了下来,李冬梅问道:“当初楼兰人只挖了这么一个避风雨的洞穴吗?”
叶木汗点了点头:“大概只有这么一个。”
“为什么不多挖几个,如果一个商队人太多了,恐怕还装不下呢!”李冬梅说道。
马轶心中一动,的确,李冬梅所说的是一个问题,为什么整个魔鬼城只掏挖了这么一个地方?
叶木汗想了想说道:“即便是在古时候,这里毕竟还是荒原,也没有什么人经过,掏挖这么一个肯定也动用了不少人工,再多挖恐怕过于费事,真是没有什么必要吧!”
“叶大哥,魔鬼城你来过几次?”马轶问道。
叶木汗似乎回忆了一下说道:“三四次吧,怎么?”
马轶笑了笑:“您真是好记性,不但在黑夜中能够找到魔鬼城,进入了魔鬼城后还能立即找到这个避难所在,真了不起。”
火光中,叶木汗愣了一下,笑道:“你哪里知道,生存在荒原中的人,方向感是最重要的,冲字营的人一生下来就训练方向感,所以去过一次就能记住了。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还是和额查图大叔一起呢,当时我岁数不算大,只是有股子闯劲,但额查图大叔教会我在荒野中生存的本事。”
说到生存,三个人的心情不免都有些沉重,看了一眼洞外的暴雨,李冬梅问道:“叶大哥,这雨停了以后,咱们能走出罗布泊吗?”
叶木汗叹了口气,说道:“实话实说,我看有些悬,这雨得下七个小时,再有十四个小时水才能完全渗入地下,那时咱们才能出发,不过前提是咱们的车没有问题,不过看这情形,水一会涨上来,这两辆车的排气管会不会被淹着很难说。”
雨中,两辆越野车停在土台之间,道路上的水流更深了。
“那怎么办?”李冬梅担心地问道。
叶木汗摇了摇头:“车没有坏,咱们可以闯一下,两天的行程,即便油耗尽了,离罗布泊边缘也不会太远了,但如果车坏了,那只能在这里等了,这个季节,穿越的车队很多,而魔鬼城是必经之地,倒也没有什么担心的。”
李冬梅看了一眼马轶,没再说话,叶木汗的话并不能真正舒缓紧张的心。
想着即将身处绝境的可能,马轶也不免担起心来,却也没有任何办法,他只好盯着酒精灯的火苗发呆。
突然间,马轶发现酒精灯下面的地面上似乎写着几个字,于是急忙把一盏酒精灯拿了起来。叶木汗与李冬梅发现马轶的奇怪举动,都睁大了眼睛盯着他。
地面一块岩石板上,划出三个字“大耳朵”,这显然是有人避难于此闲得无聊在地上划出来的,想到自己坐过的地方在若干年前也曾有他人坐过,马轶心中不禁感慨,也不知当初划出这三个字的人现在如何了?但大耳朵又是什么意思呢?
叶木汗看到马轶询问的目光笑道:“你们没有听说过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有卫星照片,说干涸的罗布泊整个形状就象一只耳朵一样。”
“耳朵?怎么个耳朵法?”马轶问道。
叶木汗捡起一块小石头在地上一边画着一边说道:“罗布泊分东湖与西湖,东湖要比西湖年代更久远一些,据说东湖很早就干涸了,后来又有了西湖,在东湖的河基上形成的,这两个湖的湖岸线交措,地质年代不同,所以从卫星上看,就形成了耳朵的边缘,画出来就象个大耳朵一样。”
马轶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叶木汗所画的耳朵图案,嘴里却在默默地念着什么。
本书来自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