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新婚礼物(2/2)
343年,翰辰。
原稿!竟然是《政史鉴》的原稿!
就是相传的几百年前吴风国燕氏麾下的那位了不起的文臣,撰写的《政史鉴》的原稿!
原来他叫翰辰。
《政史鉴》原稿之所以宝贵,除了这本书对于为政者的深远影响之外,更因为翰辰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呕心沥血,几易其稿,原稿中对于各处的修订、批注,比成文后流传下来的内容更加弥足珍贵。《政史鉴》成书后,吴风国秘密抄录,只在吴风国燕氏王族之内流传,后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时间,这本书才渐渐流传出来,被各国、各城视为从政者的必读典籍。可后世流传的版本,却都没有任何关于作者的信息,以至于人们只能将“吴风国文臣”口口相传,而他的名字,再也没有人知道。而今赵安彤拿到的这本,赫然有作者简单的题记。丁远承这样珍而重之的送给她,想来是原稿无疑了。
“这是……原稿?”
“难道我随便把一本抄录本拿来送你吗?”
“可是,相传这作者……哦,翰辰,他写完这书之后未出一年,就抱病而终,随后《政史鉴》原稿也不知去向,少主是怎么得到的?”
丁远承没有回答,眼神有些空洞,思绪飘得很远,像是在给赵安彤讲一个故事,道:“翰辰……他……历经九年时间,用尽了自己最后的生命,写了这本书,他的那一生,唯有此尚可弥补些许遗憾。”
“少主,你是怎么知道的?”
丁远承收回没有聚焦的目光,恢复一如既往的神采奕奕,望向赵安彤,笑道:“我猜的!”
赵安彤的神情原本很期待,在听到丁远承这么不负责任的回答后,突然变得很想打人。
但是不管怎样,这是《政史鉴》的原稿是不争的事实,赵安彤轻轻的放回盒子,这礼物,真的太珍贵了,虽然,它并不适合在新婚之夜送出。
收好了书,赵安彤还是忍不住说道:“少主送我这本书,实在是太珍贵了,只是……”说到这里倒有些犹豫,不知该不该说下去。
丁远承微笑这望着她,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只是,少主,我已经不是辽城的郡主了,我是憬城的少主妃,少主妃不能过问政事,这书,我其实不看也罢。”
丁远承听完反倒低下了头,房间里又变得一片寂静。只有清冷的月影和热情的烛影交相辉映,水一样的荡漾在寝殿里。
这是一个缤纷的夜晚。
珍丰殿沸腾了,宾客皆喜,歌舞升平,把酒言欢。
丁苏克和孙盈盈在朝晖殿相对而坐,各自想着心事,丁苏克脑海中勾勒出了今后和辽城交往的种种设想,以及基于这种良好的开端继续加强对整个季夏国的领导,而孙盈盈此刻却在担心赵安彤是否能够作个称职的少主妃。
藏书阁旁的小屋里,浅雨躺在床上静静的看着屋顶出神,一朵秋槐花从窗缝里飘进来,落在窗下的桌案上,桌案上一盆淡紫色的小花开的正好,窗缝里吹进来一阵微风,那小花飘摇又坚强。崭新的一页即将在憬城开启。
遥远的辽城,姹紫嫣红的新婚彩带、花球、灯笼装点着肃穆的泰安宫,孤独的烛火在桂屏殿摇曳,赵安慕独坐在桌前,抚摸着赵安彤爱看的那些书,良久,站起身来,手里拎着一个酒壶,晃晃悠悠地走到一旁的琴案边,伸手拨动一下已经蒙了些许灰尘的琴弦,“叮”的一声,并不悦耳的琴声划破寂静的夜空,在桂屏殿里飘荡着,卷着过往一起成长的每一刻,和相识不过半载的那些快乐的点点滴滴,久久不肯散去。
奢华的浮生楼,却黑漆漆的没有一点亮光,天凉山上盛放的烟火飘然坠落,刹那的璀璨映着蝶翅纱窗边一个窈窕的身影,瞬间又隐入落寞的黑暗和喧嚣的人声中。
憬城街头人头攒动,为了庆祝大婚,都城搭起了各种戏台,各种表演应接不暇,街上的的百姓和少主一样沉浸在喜悦当中。
还有手捧文书而心不在焉的赵符,在淑佩殿暗自垂泪的琦珍,遥望憬城而窃喜的孔梁……
这个缤纷的夜晚里,不同的人生上演着缤纷的百态,有人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有人为了所谓的活的更好而活着,这短短的一生中,难得有一份执着,从天长,到地久,在唏嘘和挣扎中,不忘初心,只念得曾经那份沧海又桑田,心念所至,情无所终。
良久的沉默过后,丁远承终于开口道:“彤儿,请你原谅我。”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