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369节:第一百五十四章 内阁(1)

第369节:第一百五十四章 内阁(1)(2/2)

目录
好书推荐: 419情人:冷总的狂乱夜 网游之神火剑侠 总裁深度索吻:枕边小女人 驭夫魔后很猖狂 极品护花神医 定国 时光与你有染 老婆不上道:赖上监护人 异世之霸气冲天 女人勇闯海盗窝:逃婚太子妃

该补官就补官,该如何就如何,地方上事不行,是明朝官僚体系和财政制度不行,在内阁制度下,这辆破车已经是尽可能的一直往前了,又能办事,且不能威胁皇权,内阁再权重,也不是真正的宰相,相权是怎么也重不起来。

简单的例子,唐时宰相分别执掌中书省,中书令领导中书舍人等侍诏的官员,中枢政令,就尽由中书所出。

左右仆射,则领尚书,六部就是宰相直领,凡事直接对宰相负责,是宰相的属官。

中书令为中,仆射,参知政事为辅助,名实核一,唐时的宰相办事顺畅,一经大拜,就是极有权势,所以李林甫之类的权相,足以制衡天下。

至宋,因为唐时宰相权重,大宋艺祖则又叠床架屋,将宋朝官制改的乱七八糟,但凡政事,皆出两府,而宰相仪同三司,佚高权重,尊礼尚在亲王之上,礼绝百僚,论起权力,尊荣,其实也不在汉唐之下。

只是到了明时,朱元璋权力欲太重,而汉人王朝经过百年蒙元统治,浸沾胡风,以前的一套没有传承下来,朱重八在很多事上都是想当然耳,完全的胡来。

革除千年以降的宰相制度,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想当然和败笔。

因为老朱显然忽图了一件事,就是他的后代子孙,绝没有他的政治手腕和狠辣的心肠,更没有他一天干足十几个小时而不疲惫的强悍精神。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亮剑:钢铁雄心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