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2)
“自然记得,怎么了?”
“当时的锦儿姐姐不是也这样对尤大哥吗?后来就嫁给了他。”
“原来是这样,可是,我看先生的神色,只怕没有那个意思。”
“先生亲口告诉你了吗?没有,所以你猜的做不得准,以后呢,没准桃姐姐就成我师娘了,所以我们不要总在人家面前碍眼。”
两人正说着,却见桃快步走了出去。
单婵盈诧异道:“桃姐姐怎么走了?”
单雄信抱肩道:“看来我猜的还是没错。”
单婵盈低声道:“二哥,我们去瞧瞧夫子。”
单雄信板起脸道:“小孩子家,别总跟着胡乱掺乎,干活吧。”
单婵盈虽然不大赞同单雄信的话,不过一时也不敢过去,只能跟着单雄信老老实实干活。
次日,果然有几个学生来刘文静家里上课,刘文静先从简单的字开始教,讲课诙谐风趣,妙语连珠,每个学生旁边都设有一个沙盘,刘文静让他们用树枝把字写在沙盘上,写完抹掉重新再写,倒也有趣。这帮小顽童半天下来,居然学的很认真。
窗外还有很多前来观摩的家长,一边看一边议论,实是不太放心教自家孩子来上学,他们亲眼看了,倒是放心许多,下午便又多出几个孩子。
第三天上,学生已多到了二十个,除了单婵盈,竟然还有两个女学生。
单雄信见刘文静的学堂办的风生水起,也跟着高兴,他仍旧早晚要打趟拳脚,练套剑法。日间无事,便在房里翻看刘文静的藏书,《三国志》,《战国策》,后来实在无书可看,连《易经》,《黄帝内经》,《诗经》都看了起来。
时光流水般逝去,转念便要过年了,天也愈发的冷,刘文静便给孩子们放了假,有些乡亲见自家孩子自上了学,果然长进不小,心里过意不去,便有送年画炮仗的,送腊肉咸菜的,更有送柴的。刘文静一概坚辞不受。
年二十八的早上,刘文静,单雄信,单婵盈三个一道去了趟武功县城,采办年货,城里很是热闹,处处张灯结彩,街上熙熙攘攘,都是办年货的。
三人一天下来,满载而归。傍晚时候,又下起了雪珠子,刘文静和面,单雄信剁馅,准备包饺子。
一时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三个人围着火炉,一起包饺子。
外面没有风,雪纷纷扬扬,簌簌而落,世界又变得无比纯净无比沉寂。一灯如豆,火光摇曳,融融的暖气在屋子里蔓延。
单婵盈与单雄信都是第一次包饺子,又是新奇又是好玩,单婵盈毕竟是个女孩子,心灵手巧,学的很快,不多会,便已做的像模像样,单雄信没有她包的精巧,速度却很快。
“先生,我想年后去一趟大兴。”
“二哥,你不是说要留下来陪我读书吗?你走了,我怎么办?”
“婵盈,我正想与先生商量此事。”
刘文静目光和煦,悠然道:“婵盈啊,你就留在这里读书,你二哥去游历,你看怎么样?”
单婵盈想了想,道:“可是我想二哥了怎么办?”
单雄信心中一热,踌躇片刻,安慰她道:“婵盈,你听话,跟着先生读书,我会回来看你的。”
“那好吧。”单婵盈撇撇嘴,又朝饺皮里面加点了肉馅。
“先生,那婵盈就托付给你了。”单雄信郑重的说道。
刘文静莞尔,“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她。”
年三十晚,三个一起吃了饺子,便围着火炉守夜,单婵盈缠着刘文静讲故事,刘文静本就装了一肚子稀奇古怪的故事,便一个接着一个的说与她听,单雄信也坐在旁边,听的十分入神,其乐融融。
过了子时,村子里渐次响起爆竹声,三人也跑到院子里去放炮仗,是时大雪下的正紧,地上早落了厚厚一层,炮竹在空中炸开,火星子杂着雪,一闪即逝。一通噼里啪啦过后,包裹炮仗的火红纸屑便落了一地,像是雪地上绽开的红梅,映着屋中火炉里熊熊火光,妖娆可爱。
过了年初九,学堂便又开始授课,有了年前的效果,年后来的学生更多,连隔壁村里的孩子都来了几个,两间学堂已坐的满满的。
单雄信把身上银子分作两半,一半留给刘文静,一半自己带在身上,便打了个包袱,骑马向大兴去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