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失之交臂(2/2)
如果不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么这段时间的隐修,效果会来的更加明显,即便如此,无心而为的收获,也绝对不小,否则他也不能这么快,就圆满意境。
世界大战的结束,对于这个古老的国度,绝对不是个好消息,原本大战期间,无暇顾及中国的列强们,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这片肥美的土地。
不管是因为抚平大战带来的创伤,还是掠夺更多的资源,这个占据着大片土地,人口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度,再度沦为他们博弈跟掠夺的目标。
在他们的支持下,军阀们拉开了一场又一场惨烈的大战,消耗着这个国度的资源以及人民的热情。
各种各样的丑闻不断涌现,知识分子们也迷茫着,同样也在坚持着。
他们迷茫的是,到底如何才能让这个满身疲病的古老国度,再一次站立起来。他们同样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因而或者支持统一,或者支持军阀联治,或者想要跟同样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工人阶级政权的布尔什维克学习,或者如同西方国家一般,希望民主的光辉洒遍中华大地。
他们在痛苦中挣扎,都希望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民众同样在痛苦中挣扎,他们希望早日能够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然而弥漫的硝烟,随处可见的残垣断瓦,以及笼罩在这片大地上贪婪、猖狂的阴影,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所有的努力,目前看来,还是没有一丝效果。
这样的情景令人疯狂,也叫人万分沮丧,同样令人麻木。于是有些人寄希望于开启民智,有些人希望以武力制胜,更有些人干脆变节,变成强盗们的走狗。
林志宁的弟子们,给这些迷茫着的,痛苦坚持着的人,带来了不同的思路,以及微弱的希望。
虽然这些人或者学识并不精深,行为也很稚嫩,但是依旧让人们感觉到振奋。
他们高兴的并不是这些年轻人如何,虽然稍加历练,这些年轻人绝对能堪大用,但是他们更加感兴趣的是,教导出这些人的先生。
所有知道林志宁窝在山村教书的人,都是捶胸顿足,一方面佩服林志宁甘于平淡,一心教书育人;另一方面也在埋怨林志宁,值此救国救民之时居然能将一身才华埋没山野,实在太过可惜。
尤其是同林志宁书信往来之后,不管是林志宁那一手杰出的好字,还是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睿智,都让人很心动,恨不得马上见到他,同他抵足而眠,畅论时事。
然而不管是来得早的,还是来得晚的,看到的都是林志宁那些有着批注的书籍,以及林志宁早已外出游历的消息。
虽然他们从林志宁留下的书籍中,看出了林志宁的智慧,感受到了他的思想,但是没能见到林志宁本尊,还是让他们非常遗憾。
得遇高人,而失之交臂,这岂非是很遗憾的事情么。
**
...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