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画中话(2/2)
金贝勒听了应和道:“汉哥说的对,那么大个长白山,派一万台挖掘机挖个三五年都挖不全,上哪找去啊。”</p></p>
袁帆一笑:“那倒不一定,画里面不是给标记了么。”</p></p>
这次轮到金贝勒不以为然了:“帆子,就那也叫标记?山根底下画个符号也算标记,哪个山头都不知道呢。你别说长白山了,就算是香山那些个山头,你绕着走一圈都得好几天,更别说找东西了。”</p></p>
“不是那个标记,是……那两个兵。”</p></p>
金贝勒打岔神再次发作:“那两个兵怎么了,他们搞基么?”</p></p>
“不是,你记不记得我们上学时候讲清史的那个老师?”</p></p>
金贝勒耸了耸肩:“上学时候我主要负责睡觉,这你也不是不知道。”</p></p>
“他讲过,长白山被清朝认为是龙兴之地,一直派精兵把守他们所谓的圣地。”</p></p>
听到这,唐玉郎眼睛顿时来了神采:“就是说,有东西埋在龙兴之地?”</p></p>
“埋没埋东西不知道,但按吴颠的提示,那地方肯定值得一去。”袁帆说。</p></p>
“地方具体在哪你知道么?”罗汉问。</p></p>
“不知道。”</p></p>
金贝勒眼睛瞪得溜圆:“我勒个去,怎么不知道呢,你不是说历史老师讲了么?”</p></p>
袁帆一笑:“历史老师又没说具体在哪,就是说有这么一个事。”</p></p>
唐玉郎顿时有些泄气:“那……咱们上哪找去啊?”</p></p>
罗汉看了看表:“差不多快检票了,咱进去吧,车上继续说。”说着就转身往车站里面去了。</p></p>
袁帆印象中,不管从在任何时间从任何地方出发,去北京的车似乎都是人满为患,这趟列车也一样,随着人群涌进站台上了车。几个人在卧铺车厢把行李放好坐定,便开始继续讨论之前的问题,但是刚说了没几句,话题不知怎么就转换到清帝国最后隐藏了多少财宝这件事情上了,金贝勒极力宣称清帝国有大量财富隐藏在中国的各个犄角旮旯,而唐玉郎则表示即使有也不会太多,因为到了晚清都掏空了,两人争执不下,越说越激烈,唐玉郎嘴没金贝勒那么好用,最后被金贝勒说得没电了,自己躺在卧铺上思考人生,袁帆和罗汉相视而笑……</p></p>
唐玉郎思考了半晌,最后又问袁帆:“袁帆,那个,现在找那个龙兴之地,还有门儿么?”</p></p>
袁帆想了想,心想历史老师既然说过,肯定是有史实佐证,至少也得有野史佐证,只要再回去问问历史老师,找到这个传说中的地方应该不难,就答道:“应该能,至少能知道大概的地方。”</p></p>
“那咱们……哎呦!”唐玉郎激动的起身,脑袋却不小心碰到了上铺。揉了半天脑袋,唐玉郎终于把这句话说全了:“那咱们得去一趟啊!”</p></p>
“先找着地方再说吧。”袁帆应了一句,其实他心里不太想带唐玉郎,总觉得这个人事太多,不是喊累就是喊饿,让他帮背个包走上十步他就能哭,而且一闲下来不是要赌钱就是谈赚钱,简直就是个累赘。</p></p>
“哎对了。”罗汉忽然想起一件事:“韩家那个碗,真是老东西么?”</p></p>
唐玉郎冷笑了一声:“是个屁啊,我就看了一眼碗底印章,就那字,线又细又匀,打眼一看就知道是电脑喷的。”</p></p>
“那就是不值钱了?”袁帆问道。</p></p>
“也不能这么说。”唐玉郎挠了挠后脑勺:“在商场里,二三十块还是能卖上的。”</p></p>
“这次又他妈让寻岳的人抢了先,操!”罗汉对那几个先行拜访韩家的人表示不爽。</p></p>
金贝勒往床上一躺:“他们抢先也没用啊,什么也没找着,咱好歹还找着幅壁画呢!他们就算狠又能怎么样,咱玩的是智慧。再说了,咱出来混,不怕虎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你说对不十三哥?”</p></p>
唐玉郎可能觉着这话有理,点了点头:“说的是。”反应了一会儿,盯着金贝勒骂道:“你丫说谁猪一样的队友啊?”</p></p>
金贝勒看了看表:“三十七秒二五,这次反应挺快啊十三哥。”说罢哈哈大笑。</p></p>
“怎么还出来个二五,你这表没有读秒的功能啊?”唐玉郎有些纳闷地问。于是大家哈哈大笑。</p></p>
过了一会儿,唐玉郎自言自语地说道:“不过,这前前后后又是跟踪又是派人,还大老远跑韩建军家去了,这么舍得本钱,要是没值钱东西,也犯不着。所以,咱们还真得赶紧把那地儿找着,万一真……”说罢又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万一真的是满清宝藏,咱可不能让他们抢了先啊。”</p></p>
袁帆见唐玉郎紧张兮兮的,弄得跟作案似的,觉得有些好笑,埋头自顾与陈笛聊短信,不再接话,但心下已做好打算,等回北京就去把龙兴之地的资料弄过来,如果可行的话,考虑要不要去一趟,就算不为宝藏, 袁帆也想知道,几百年前的那个吴颠,想告诉后来人的,究竟是什么事情?</p></p>
本书来自 品&书#网 /book/html/29/29661/index.html</p>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