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2)
这日康熙下朝后就带着胤礽往上书房去,途中说道:“夏天的时候保成就随皇阿玛下江南去,待明年开春入了学便要专心学习才是。”说是这样说,康熙却似乎不怎么担心。
胤礽这时才想起在自己患上天的时候,皇阿玛曾许诺要带自己下江南,那时病得迷迷糊糊也没太在意,事后早将此事忘却,要不是如今再提起,自己恐怕也不会想起还有这样一桩事。又想到此时正值平定三潘的紧要关头,皇阿玛选在这时下江南,或许不仅仅是为了履行对自己曾许下的诺言。
思绪间,已至上书房,端看内里跪了一地迎驾的翰林诸子,恍然忆起皇阿玛带自己前来的目的。
成为太子的师傅可不是一件简单而轻松的事情,若日后太子能够顺利荣登大宝那便是帝师,反之却还不如翰林院来得自得。在场的翰林诸子都深知眼前这个满族皇帝是何等的傲慢以及轻视臣下,作为文人,他们宁愿每日编撰刻书,也不愿对着自己的学生动辄下跪行礼,重则挨打受辱。
在胤礽的印象中,他的皇阿玛对上书房的师傅们就不曾有过过多的礼待,阿哥们学得好还罢,稍有不如意者,首先受到处罚的便是师傅。用皇阿玛的话说,便是教不严师之惰。师傅们既畏惧皇上又不敢真对阿哥们严苛,这便就导致了个别阿哥目中无人,狂妄自大的劣性子,而自己就是其中一个。
思及此,胤礽恍然大悟,自己前世的种种大逆不道却原来都是在皇阿玛的言传身教下造就的,再看那一个个顶戴微压,表面上都在力争能够成为太子傅,实际却神色沉重的翰林诸子分明都在担忧这份差事会落到自己头上。
康熙挑问了其中几人,应答倒也如流,康熙也不急着下定论,只是问了随在左右的明珠与索额图,“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索额图自视甚高,对于翰林诸子不甚入眼,便趾高气扬道:“太子傅人选不比旁个教书先生,至少也要精通国书。”所谓国书便是满蒙汉。
明珠与索额图因在撤潘中政见不合,如今已是水火之势,但比起自恃尊贵、盛气凌人,有不附已者便多加排斥的索额图来说,明珠算是谦和的,他虽事事依附于康熙却也不失主见。在听闻索额图的话语后,才回说:“皇上所学所闻不比在场学究们少,而有此资历与太子授业的倒是没人能越陈大学士以及苏麻喇姑姑。”
陈廷敬是康熙年少时一批入值南书房最为时久的师傅,而苏麻喇作为第一个教康熙满文的师傅,与康熙的关系更是非比寻常。明珠此说虽不浮夸,却也在无形中奉承了康熙一把,只见康熙略显愉悦道:“翰林人才济济,从中择选就是。”因瞥见一侧太子聚精会神,又随口问了句,“太子可有中意的师傅。”
胤礽回道:“二位大人深谙满蒙,不知儿臣是否有幸聆教。”
这个回答令明珠与索额图双双怔在当场,他们一个志在必得一个却只抱着围观的心态。康熙闻后则是开怀大笑,不多犹豫便应允了下来,其实他原本只是想看看太子会挑什么样的人,至于用不用尚在其次,对于纳兰明珠与索额图这两个意想不到的人选,康熙倒是很期待看他们是如何教导太子,而后又再挑了几个汉文师傅与侍读,这事就算是初定下来了。
回去后夜很纳闷,“那两人看起来并不和睦,这样的关系作为你的老师似乎不太好。”
“没关系,我并不指望他们能教我什么。”因为有前世几十年的积淀,现在的他根本就不需要老师,之所以要明珠与索额图一起教自己,不过是想将他们拉到自己的阵营,以他二人在朝中的势力对自己而言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助力,又可以让他们彼此牵制而不至一家独大,就算真出什么事的时候也不会连累到自己。
夜是越来越看不懂这个深沉的小商人脑袋里装的是什么,只是把一个好消息告诉了胤礽,“丘东笙说他找到那个人了。”
胤礽在空间里等了近两个时辰才等到了姗姗来迟的白衣女子。
望月通身上下泛着一层淡淡的银光,好似羽化的仙人,看起来虚无缥缈的样子。
胤礽吞了吞口水,本来焦着的心情在看到这个神仙一样的女子后意外地平静了下来,他也不急着追问对方不死药了,反而说:“丘先生说你在寻找这个茶罐。”说着,已将它托在手上展现在了望月面前。
望月神色微有波动,就像看到了久别重逢的恋人,各种情愫纷至沓来,直到胤礽开口唤了好几声才将她的思绪拉回,“听说你想要不死丹药。”
胤礽笃定地点头。
望月收敛容色,“要不死丹药不难,只是我必须告诫于你,此药虽有令人不死的功效,但由此引发的后果却不是常人能够承受,如非必要,我劝你不要轻易使用。”
胤礽心下一紧,忙问:“会有何后果。”
望月一脸淡然,“不老不死。”
胤礽一开始听到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可回过味来细琢磨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一个人十年容貌不逝还能说是驻颜有方,可如果等到三五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将来还保留着一副韶华姿貌,那恐怕就不容于世了。但是,胤礽还是很坚定自己的立场,比起死,不老不死也许就是一种恩赐。
见劝不动胤礽,望月也不执着,两人在交换了物品后,还是善意地提醒了一句,“如果在非正常死亡的情况下,服药者依然会死,别以为用了此药真就能长生不死,刀枪不入。”
这就意味着,在暗杀、投毒等非自然死亡的前提下还是会死人的?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