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学习(2/2)
贾琛抬起头来,脸色通红,羞涩的回道:“叔叔,这些都是侄儿没弄懂的地方,能不能......”
“我的个妈呀,琛儿这前两天的问题还问得挺少的,怎么今天才看了这么一会就有这么多不懂的问题了?这可是很简单的问题,那贾家的家学到底是怎么教的,连这都不会,怪不得除了自己爱读书的贾珠,其他一个读书人都没出过!”林梓涵看着贾琛写下的来的问题有些头痛起来,摸着额头苦恼的想,连这都不会,过两年怎么去乡试呀!
贾琛指着纸上写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问道“叔叔这要如何解,我们读书人不是应该一生都严于律己的吗?怎么会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呢?
林梓涵彼为无奈,回答道:“琛儿,看问题不能截取其中一节来看,你应该连着上面的话来理解,你看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这一整句看下来就不难以理解了,这句话本就是孔老夫子自述了他一生的学习和修养的过程,你看他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他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时能够自立于道,四十岁就能无所迷惑了,五十岁时便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时只要他把听闻的都皆相通了,也就达到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时便是主观的意识与做人的规则整合为一的阶段,他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了。当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到达如此境界了,他从心所欲和不逾矩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矛盾和冲突,而是两者完美结合的一种境界,孔老夫子经过漫长的修身养性,心灵感悟,生命的沉淀,他的心、他的欲,已经非芸芸众生的心、平常人的欲,他的心和欲在世间与自然共振,与天地同行,合阴阳之理,合人性之善,也就达到一种似有还无的境界,已经和自然之道完全的融合在一起!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琛儿你不能分开了来理解,而且对于这个境界来说,不能是每个世俗中的凡人可以达到的,至少你叔叔我是没有办法做到,呵呵!我自认是一介俗人,叔叔我喜欢美女,喜欢大房子,喜欢富贵容华,喜欢一天什么都不做,有人伺候的生活,不过正因为我有这样的生活,所以如今才会想努力学习,以求能够持续这样,甚至超过现在的生活水平,所以就算我到了七十也不能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哦,是的,叔叔放心,我也不可能达到孔老夫子的境界,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约束自己的行为!”贾琛在理解后,对于叔叔隐隐的规劝也非常感谢!
对于贾琛其它的问题,林梓涵也作了解释,在解释这些问题时,他用了后世的白话,联系实际情况,把八股文说得象世井语言般,但正是这样的话却让贾琛一下就明白过来,鉴于贾琛的状态,他对贾琛的学习时间做了调整,不在一味的让贾琛自己看书,因为这样的效果看起来并不是太好。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