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2)
贾珠去年就取得了秀才功名,对此,贾代善还算满意。还算二字,只因贾珠他没取得案首。
说来贾代善是挺骄傲的一个人,自己的能耐不错,更希望自家子孙出息。而贾珠的科举,其实贾代善的心思是复杂的。贾珠现在也就十六岁。有道是十六少进士,六十老童生。有的人,考了一辈子,都还考不上一个秀才呢!说来贾珠以十五稚龄得中秀才功名,也是不错的了。只是,做家长的,哪有不希望自己子孙能耐?
贾代善得知贾珠中了秀才,当然希望他能得到更好的名次。
只是,有道是树大招风。贾代善对于贾珠在科举方面,还是很忌讳的。既希望他能耐,三元及第,可是,同样希望他掩藏锋芒和菱角,仕途平稳些。
伤仲永可不仅仅是读书不成而伤。少年意气,年少莽撞等等原因,同样可以折了一个人的前程。是以,贾代善从这个方面来说,反而又希望贾珠在年轻的时候,仕途上受些挫折,这样人才会成熟才会稳重,才能经一事长一智。
在贾代善看来,他现在还勉强能支撑几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倒下,所以,他希望贾家能有一两个顶梁柱,能把家给顶起来,不至于他一倒下,贾家就完了。
而仅仅是读书能耐的,哪里就能仕途平稳了?
唉,老人家想得多看得远,人本来就明智,眼界绝对是高的。
“王先生,我家珠儿今秋下场,真的可以吗?”贾代善对着贾珠的先生犹豫的说道。
“贾侯爷,贾珠学习刻苦,天资也很好,人还勤奋。这么些年下来,该掌握的,都掌握得差不多了。如果下场,中个举人是绝对没问题的。他性子沉稳,虽说本届主考官为人极尽,喜欢锋芒尽露的学子,可贾珠这般平稳的,也挑不出错。所以,下场还是可以的。”贾代善口中的王先生,是他决定好好培养自家孙子的时候,千挑万选出来的。
这王先生可是中过进士的人,学问绝对是一等一的好。只是,当初年少气盛,考虑不周,为官的时候,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被人联合起来罢黜了。
之后不是没有机会从启,只是,经历了那么多,忽然发现,自己的性子真不适合官场,他太过正直,太过较真了。对于官场上很多事情都看不惯。总觉得,自己要是继续为官,只怕最后还是被罢黜的份儿。他自己的性子自己明白,不是圆滑的人,也做不来长袖善舞的事。
于是改弦易辙,当起了先生。
“前两年王某带贾珠出门游学,大清国不少地方都走过,贾珠也是个吃得了苦的,就是去了困难的大西北,极其不适应那边的天气,也从未曾叫过苦。最近他的文章,破题破得越发中肯了。所以,各方面情况来说,挺不错的了。再有,贾珠他就来年春闱,就算中不了三鼎甲,中个二甲进士应该问题不大。而二甲的,大多会入翰林院深造。贾珠进去呆上几年,再继续磨一磨性子,就差不多了。”王先生对自己的弟子倒是很满意,教了几年,各方面情况也都了解。再有,虽然是公侯子弟,可从来不会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款儿。对他也极其尊重。所以,也倾尽全力教导与他。
“既如此,老头子我也就放心了。这些年幸苦先生了,接下来的日子,还得继续劳烦先生才是。”贾代善不是科举出生,淡对于科举出身的人,还是很尊重的。
“不敢,此乃某分内的事。”王先生倒是从来不会在贾代善跟前摆款。没必要,人家是一介侯爷,自己就是想摆,也摆不起不是?
不过,这侯爷,可比那当爹的尽职多了,贾珠的爹爹政老爷,似乎都不怎么过问贾珠的学业呢!听说……经常倒是跟一帮清客清谈。
这人,他却是瞧不起的,都说清谈误国,一个有儿有女的成年人,平时啥也不敢,就跟一帮子人清谈,成什么出息?
可……据他所见,这政老爷,只怕侯爷这当爹的都放弃了。要不怎么老盯着孙子辈,儿子辈的,都不去管了呢?
“先生切莫过谦,老头子都明白的。”贾代善爽朗一笑。多少年了,他的心总算放下了一些,这些年珠哥儿学问很是不错,这个他十分清楚。而琏哥儿,虽说学问不怎么样,该知道还是知道,只是,走不了科举这条路。如果要进入仕途,捐个官也是可以的,琏哥儿比珠哥儿滑头很多,与人交际方面十分擅长,很有长袖善舞的派头。也不是人能轻易算计了去的。
二人一起倒是相得益彰。
只是琏哥儿,如果不走科举的路子,通过祖荫进入仕途,只怕会让人看不上眼,走得,也不会太远。
唉,两个哥儿要是能成了一个,只怕会更好些……
贾代善不无遗憾的想着。
八月九日,贾珠贾琏兄弟一同下场,连考三场,九天下来。常德接到两个哥儿的时候,二人几乎有些头重脚轻站不稳。脸色黄黄的,身上的衣服也是皱巴巴的。看着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嗯,还臭乎乎的呢!
好在,精神头还在,贾珠多年来的武艺,还真不是白学的。而贾琏,虽说未曾学过,可他的身子从来都很好,这是贾珠所不能比的。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