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出国访问(二)(2/2)
我点头,母亲披上一件镂空薄方巾走了出去。待她关上房门我才开始发愁,我不知道前台电话,也不知道该怎么把账记在房费里,更不知道餐厅里有什么好吃的。可我确实饿了,只好洗脸穿衣服,拿上房卡,硬着头皮去敲常江房间的门。
“胡斯撒特?”他带着青岛海鲜味儿的蹩脚英文从房间里传出来。
“是我,秦铮。”
他打开门,还是中午那套绿配黄,手上拿着游戏机,问我:“怎么了?”
“我饿了,不知道该上哪儿去吃饭。”
“你还没吃饭?!”他拉高声音,看了眼表:“八点半了都不吃饭?”
“我睡着了。”
他叹了口气:“你想吃什么?”
“随便。我妈让我叫酒店送餐,我不知道有什么可点的。”
他让我抵住门,自己走进去换鞋,一边说:“不就是牛排红酒烤香肠,有什么好吃的。附近去找一家中餐馆吧。”
“你认路?附近有中餐馆?”
“有,今天回来坐车上看见的。”说话间他已经拿了房卡锁了门,“就是不知道打烊了没。”
“江哥。”我感到完全的舒适和心安,真心实意地对他说:“你真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好同桌好兄弟,我修了八世的福气才能遇见你。”
他不屑:“谁是你兄弟。”
“不是兄弟,胜似兄弟嘛。”我跟着他往外走,“再不行,我们找个关公庙去结拜,就能当义兄弟了。”
他又骂了我一次“神经病”。
我看着他若无其事的样子,猜测中午那个小插曲是他一时兴起的提议,大概是被我逼急了才出的下策。既然如此,我当然要顺水推舟,就这么不了了之最好。
常江说的那家中餐馆其实是一家香港面馆,没有汤浓劲道的兰州拉面,也不卖烤香十足的南京烤鸭面,我只好吃了一碗海鲜炒面,又喝了一杯椰子露,味道不俗。之后的两天我们俩几乎都在这里解决三餐,第四天我终于恢复元气,吃完早饭就迫不及待地提议:“我们今天去耶鲁大学吧!”
他盯着游戏机,头也不抬问我:“你知道怎么去吗?”
“坐出租车去。”
“去了玩儿什么?”
“我也不知道。”
“有认识的人在那儿?”
“没有啊。”
他暂停游戏,抬头问我:“又不认路,又不知道玩什么,还没人当导游,你去干什么?”
我眼巴巴看着他,做可怜状:“你要是不陪我,我就只好一个人去了。”
长久之后他叹气,放下游戏机问我:“你干嘛一定要去那儿?”
我当然不能说是要看看欧阳行的母校,因此早已准备好借口:“耶鲁大学可是世界名校——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不容易来了,你就不想被名校熏陶一番,以后考上江海大学?”
他看着我,像是城里小孩儿看着黢黑干瘦少见多怪的庄稼汉。
“你不去?”我作势起身,“那我只好单枪匹……”
“你哪儿来这么大的胆子,不到黄河心不死呢!”他抓狂,打断我。
“拜托啦,你可是我的义兄。”
“还要回去收拾东西么?”他收起游戏机问。
“不用,我去买两瓶水、两包饼干、两个三明治,立马出发。”
“你的画笔呢?” 他提醒我,“不是说要画画带回去的么?”
怎能把这么重要的事忘了!我拍拍脑门,和他商量:“那你去买干粮,我去拿纸笔,十分钟后酒店大厅集合——我喝无可乐,或矿泉水,饼干别买太甜。”我不忘补充。
“我词汇量没你大,买错了别怪我。”
“你吃光就不怪你。”
我们一同走出香港面馆,他左转去便利店,我右转回酒店。十分钟后我背着书包出了电梯,常江坐在接待处的沙发上,正在把塑料袋里的东西往书包里腾。
“买这么多?”我看着他拿了六瓶水往包里装,有些不好意思:“要不我来背点儿吧?”
“也好,确实装不下。”他说着给了我两瓶水,又往我包里放了四个大橙子。
“又不是行军,有必要连水果都背上么?”
“现在是八月,大小姐。多补充水和维生素,不会坑你的。”
我耸耸肩,看他又把两个三明治、一大块巧克力、两袋苏打饼干装进包里,然后一起出门叫车。
我们拦了一辆很可爱的黄色复古小轿车,司机是个厚嘴唇的黑人,脾气有点暴躁,张嘴就像念饶舌:“yo,man!whor’ yo’ goin’?”
我告诉他:“请带我们去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他声音沙哑地笑起来,声带里像是有什么异物,刮出咝咝的怪响:“我打赌,这街上招车的人九成都要去耶鲁,这些去耶鲁的人里九成都是中国人!”他踩下脚踏板,换了挡,又开始抱怨:“这几年中国人真是让我们头疼!我们不得不买中国制造的低价商品、我们的政府欠他们钱、我们的学校要靠中国学生来养活——这些中国学生既聪明又刻苦,拿了全额奖学金不够,毕业了还来抢我们的饭碗!”
我默默听着,咬牙忍住笑,这不就是一个个的夏雪莉和欧阳行么?他又念叨了一阵中美关系和国际形势,突然问我:“哦,我忘了,你要去哪个校区来着?”
“什么?”
“哪个校区!”他暴躁起来,“老校区,还是西城新校区?”
我暗叫糟糕,完全没想到耶鲁大学还有新老校区之分,哪里才是我该去的地方?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