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刺杀(1/2)
此次夜袭,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为这场“北京保卫战”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满清输得一败涂地,仓惶北逃,天朝得了大胜,本该乘胜追击的,无奈新皇实在是保守,虽然获得了一场大胜,却生怕有变,下令不得追击。
不过,即使如此,满清依然损失惨重,康熙帝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八旗军却是元气大伤,并且,康熙如贾珍所说的那样,经历了丧子之痛,死了不止一个儿子。
经此惨败,满清国十年都缓不过来,令天朝获得了极为宝贵的时间……
满清鞑子北逃之后,新皇的声望上了一个台阶,并借此机会将龙椅做得更稳了,新皇十分欢喜。
战争结束之后,自然要论功行赏,新皇因为高兴,出手格外的大方,活着的人加官进爵,死了的人也得了追封。
荣国府在新皇潜邸时便站在了新皇的身后,算是新皇的嫡系,贾珍和荣国府同宗,占了荣国府的光,被新皇当成了自己人,获得的封赏格外的丰厚。
又有,贾珍的运气很不错,不仅活了下来,还弄死了满清的大阿哥胤褆,立下了大功。
明朝灭亡之后,本朝太祖得了江山,将满清鞑子挡在了关外,所以,这个时空中的满清,和贾珍记忆中的清朝,有了极大的不同,比如,康熙帝为了拉拢蒙古,迎娶一位蒙古贵女为皇后,贾珍记忆中做了康熙元后的赫舍里氏,在这个时空中只做了康熙的贵妃。
这位蒙古皇后从嫁给康熙至今,一直没有怀孕生子,康熙虽然子嗣颇丰,却都是庶子,索尼的孙女、贵妃赫舍里氏所出的胤礽,在贾珍的记忆中,是康熙唯一的嫡子,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子,而在这个时空中,却也是庶子,满清的二阿哥,理郡王胤礽。
康熙帝是个很有能力的皇帝,对满清进行了汉化,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因为无嫡子,而有一句话是“无嫡立长”,康熙虽然出于某种考虑,并没有册立胤褆为皇太子,却对胤褆格外的看重。
所以说,贾珍弄死的,并非是一个皇子那样的简单,从某种程度上讲,贾珍弄死的是满清国的继承人。
如此大功,若是封赏太薄的话,新皇脸上都过不去。
战争结束后不久,皇帝的圣旨便到了宁国府,贾珍很熟练准备各项事宜,然后跪地接旨。
因为皇帝很看重贾珍,所以圣旨的遣词造句都十分庄重,传旨的太监念得嘴唇都干了,贾珍还不知皇帝给他的赏赐到底是什么。
直到贾珍听得都有些不耐烦了,传旨太监才将封赏念了出来,饶是贾珍心里已经有底了,却还是吓了一跳。
首先说爵位,贾珍身上原本的爵位是“一等将军”,正一品,和子爵同等,上面还有伯爵、侯爵、公爵和王爵。
贾珍并非皇室,不能封王,最高只能做到一等公爵,也就是国公,贾珍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军功,能够成为侯爵,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却没想到,皇帝竟然直接封他做了国公,封号自然是宁国府的“宁”字,从今以后,他就是世袭宁国公贾珍了。
其次说官职,贾珍原本属于都察院的编制,身上的品级是“从三品”,如今,皇帝将贾珍调到了兵部,令贾珍担任兵部侍郎。
兵部侍郎只是一个正三品的职衔,和之前相比,贾珍只升了半级,但是,兵部乃实权部院,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权势极重,贾珍实在是太年轻了,还不到三十岁,能够以这个年纪做到兵部侍郎,除了“皇恩浩荡”这个词,贾珍再寻不出旁的的形容词了。
贾珍接了圣旨,笑眯眯地送走了传旨太监,那传旨太监似乎知道皇帝对贾珍的看重,对贾珍格外的尊重,贾珍却一点也没有“持宠而娇”。
原因无他,今上的这道圣旨,令贾珍想起了先帝的那道圣旨,同样是“皇恩浩荡”,给贾珍加官进爵,可背后却是杀机无限,若非唐元为贾珍洗脱了冤屈,贾珍坟头上都长满草了!
经过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拼杀,贾珍和以前相比,更为沉稳大气了,虽然派人前往各家去报喜,但并没有因此而自满,依然保持谦逊的心态。
贾珍在战场上拼杀的那一个月,贾珍的母亲宋氏整日都是提心吊胆的,为贾珍的生命安全担忧,生怕贾珍有个三长两短的,如今,贾珍全须全影的从战场上回来了,并且晋封为宁国公,振兴了宁国府,这消息传到后院之后,宋氏喜极而泣。
其实,胤褆并非是贾珍杀的,而是贾珍的亲卫首领赵磊杀死的,为此,赵磊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然而,赵磊是贾珍的家奴,又已经死了,这笔功劳便被记在了贾珍身上,贾珍将赵磊看得很重,很想让赵磊能够顶着这荣耀下葬,只是,贾珍和穿越之初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知道这并不是他自己能够决定的,于是写了折子,将那场追逐战中的细节全都写了进去,求唐元转交给皇帝。
如今,皇帝的赏赐下来了,将这功劳记在了贾珍头上,圣旨中连赵磊的名字都没提。
贾珍并没有抗旨,也没有为赵磊大闹一场,而是非常平静地接了圣旨,不过,贾珍因此对赵磊十分愧疚,给赵磊除了奴籍,然后给赵磊弄了一个正七品的追封,将赵磊风光的安葬了。
而后,贾珍想给赵磊的家眷都除了奴籍,令他们成为良民,只是,赵家是宁国府的忠仆,赵磊全家上下都给贾珍跪下了,求贾珍不要将他们赶出去。
这些年来,贾珍恶补了不少古代常识,虽然不理解,却知道赵家为何不想走——在封建社会,大部分自由民的生活远远及不上豪门大族的奴仆。
贾珍本想算了,将赵家留在宁国府,对他们家照顾一些,赵磊的长子已经十岁了,贾珍本想好好培养赵磊的长子,令他将来做宁国府的大管家的……
然后,贾珍愣住了,却是想起了穿越之初处理掉的刁奴,心中略有所悟,那些被贾珍处置的刁奴,全都是罪有应得,然而,他们的祖上几乎全都是贾家的忠仆,很多都曾经追随贾演、贾代化征战沙场,因为死在了战场上,所以宁国府才会对他们的后代格外的优容,对这些人的贪墨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赵磊对宁国府忠心耿耿,赵磊的儿孙却不一定是好人,就算本性还好,也有可能被富贵眯了眼……
贾珍对赵磊有愧,自然会对赵磊的后代格外的优容,如此这般,等贾蓉娶了妻子,有了儿子,贾蓉的妻女虽然是宁国府的主子,但绝对不敢得罪赵家人,若是得罪了,也许贾珍还会不高兴,可若是这样下去,赵家人和那些刁奴有什么区别?
一时间,贾珍想了许多,然后想通了,硬起心肠给赵家人除了奴籍,却是给赵家置办了一份不薄的家业,再然后,贾珍许诺等赵磊的儿子成年之后,给他们弄个出身。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