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拉拢(2/2)
在同意二房照看贾琏这事之后,贾赦忽然想到,贾珍似乎对贾琏青眼有加,上次见到贾琏时说过,“若是得了空闲,便来寻大哥哥玩。”
贾赦懒得动,又有儿子,便想让儿子替自己和贾珍搞好关系,便对仆人说了一声,“去同琏儿说,若是得了空闲,便去东府寻珍儿说话,都是自家亲戚,应该多走动……”
贾赦说完这句话,便将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却不知,贾琏因为死了亲娘,很是脆弱,又因为年纪尚小,还在渴望父爱,便将这句话记在了心中,出孝之后,便总是去东府寻贾珍、贾蓉父子说话、玩闹……
贾赦不知道,他随口说的这句话,改变了他并不在乎的儿子的一生……
贾赦之妻的逝世,对于荣国府的贾赦、贾琏、王夫人等人来说,是一件极大的事请,但对于宁国府的贾珍、贾蓉父子来说,却只是一件极小的事情。
论关系,贾赦之妻是贾珍的婶子,但就算是原版贾珍,也不过是和贾赦之妻认识罢了,更不用说如今换了芯子的贾珍了……对于如今的贾珍来说,贾赦之妻只是一个有亲戚关系的“陌生人”罢了,贾赦之妻下葬之后,这件事便算是过去了。
待将贾赦之妻的丧事办完,出了丧期之后,贾珍松了一口气,虽然很想休息一阵,却还是回到了户部做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贾珍做事越来越熟练了,户部的公务再也难不倒贾珍了,并且,贾珍的生活很是平顺,没有糟心事,过了一段时间的清净日子。
出仕之后,贾珍几乎每日都要上班工作,并且每日都起得极早,有时还要凌晨时分便起身,前往皇宫参加大朝会,然而,人的适应能力极强,如此这般,不到月余的时间,贾珍便将生物钟彻底调整过来了,每日清晨不用下人叫,便能清醒过来。
待贾珍适应了这种生活之后,他已经做了四个月的户部主事了,正巧,云南司员外郎被调到了礼部担任郎中,云南司员外郎之位空缺。
许多资历深厚的户部主事蠢蠢欲动,各自托关系、送礼,想要官升一品,成为从五品的员外郎,然而,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为皇帝亲自下旨,令云南司主事贾珍升任员外郎。
贾珍升任户部员外郎,虽然出人意料,却不会有人觉得惊讶,毕竟,以贾珍的家世背景,虽然只做了数月的主事,但官升一品,成为员外郎,还是很正常的事情。
整个户部中,唯有一人对这件事感到惊讶,便是贾珍本人。
贾珍踏上了仕途,自然想要有一番作为,以贾珍拥有的资源,想要升官,易如反掌,但是,贾珍考虑到太子之位不稳,诸王羽翼丰满,觊觎储位等事,觉得还是低调一些,暂时不要升官,在主事的位置上多坐一点时间,也是为了多积累一些经验,将来不会被人糊弄。
然而,贾珍却没有想到,皇帝竟然还记得他,并且亲自将他提升为员外郎。
一时间,刚刚被人忘记的贾珍,又成为了京都中的焦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很是看重贾珍,不出意外,贾珍必能飞黄腾达。
晋升为员外郎之后,贾珍接到了皇帝的传召,终于见到了皇帝的真容——贾珍参加大朝会时,站的地方距离皇帝很远,只看到了一个模糊的明黄色影子。
皇帝提拔贾珍,是因为贾珍救助灾民的善举很得皇帝的心,并且贾珍的所作所为让皇帝觉得他有些才干,然而,这只是一个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贾珍是贾代化的孙子,贾家现如今的族长!
不过,如今的贾珍,只不过是一个皇帝比较看重的“青年才俊”罢了,虽然因为祖辈的原因,是天生的“帝党”,却并非皇帝的亲信。
皇帝召见贾珍,并非是要同贾珍说什么,而是通过此举传达一些信息罢了——比如,皇帝依然看重“四王八公”等老臣,重用他们的子孙——贾珍面圣的时间并不长,皇帝只是问了贾珍一些问题,勉励了几句,便让贾珍离开了。
然而,贾珍面圣的时间虽不长,但在面圣之后,贾珍平静的日子便被打破了,因为皇帝的看重,很多人都对贾珍,以及贾珍身后的势力,产生了想法……
当今圣上是一位高产的皇帝,子嗣颇丰,虽然及不上关外的同行,年号为“康熙”的满请皇帝玄烨,但也有九个儿子。
当今圣上盛年继位,临朝四十年,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了,今上的长子,也就是现如今的皇太子,是今上登基前出生的,如今已经年逾不惑了,并且做了三十多年的储君,今上的幼子,也就是九皇子,却还是一个六七岁的奶娃娃,还没有进学。
也不知是“子以母贵”,还是“母以子贵”,反正,这九皇子母子两人,极得皇帝的宠爱,九皇子还不会走路时,便被皇帝加封为“郡王”,九皇子的生母,出身名门,贤孝才德,极得皇帝的宠爱,宠冠六宫,被封为皇贵妃,又因为皇后早亡,皇帝将凤印交给了她,令她摄六宫事。
如今,这九皇子的外祖家,偷偷地派人来寻贾珍,问了一句话,“贾将军的儿子和九皇子年岁相当,九皇子该进学了,将军可愿让小将军做九皇子的伴读?”
贾珍听了,面上不变,心中却是“咯噔”一声,心道:“终于来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