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三分天下(2/2)
“而韩总,则需要给他的目标客户限定一下。以前,是什么人都可以购买,只是不能交易而已。投资者少。但并不是没有,而这一次,让韩总限定一下购买者的人群。比如哪些经济条件的家庭可以买?海鑫地产我没有了解过,但想象也一下也不难发现,我不信购买海鑫地产的人都是经济条件一般的人……”
佟晓龙侃侃而谈,说的意思,几人也渐渐有些明白了。实际上,他们各自的政策都没有任何的变化,可仅仅是给韩俊的目标客户群做一个限制。让情况立刻就有些不同了。
这个政策。陈瑞和范广生很清楚。有些类似经济适用房的政策,却又不太相同。
经济适用房,他们都清楚。房屋的房型和质量暂且不说,一般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地段。相对商品房楼盘来说,都是大有不如的,毕竟商品房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它们。好的地段自然要留给价格高的了,这就跟好商品的包装一般比劣质商品的包装要好一点的道理差不多。
但是因为在滨海,一直都有海鑫地产的存在,让滨海的房价一直没有一个大的提高,是以经济适用房几乎难得一见,毕竟商品房的价格都不高,已经是微利了,再怎么建经济适用房?两者岂不是一样吗?再者说,消费者也不愿意让人说自己只能住经济适用房。
这个名字,本来就代表着廉价和低收入群体。这就好像很多人都不希望自己被人称为穷人一样。此时的滨海,都知道海鑫地产的房子便宜,即便是好地角的房子,咬咬牙贷款也是可以负担的,对外也能声称自己住的是“商品房”。
是以,滨海几乎难得一见经济适用房。
而韩俊给消费者提高一下购买的门槛,实际上就是让一些有消费能力的人,去买商品房,而将更多的机会,留给那些真正需要房子,且经济水平并不算太好的人。
这个限定的标准,需要海鑫地产跟政府一起商议决定。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即便海鑫集团把这个标准限定了,也绝对不会影响海鑫集团的销售,相反他甚至还会将海鑫地产的销售给完全带动起来。
限定了客户群,将有能力购买商品房的人剔除,直接惠及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这是韩俊希望看到的。因为这部分人的经济条件基本上都不太好。可海鑫地产的房子,从质量到房型再到地角,都是相当的不错,不仅不低于,甚至比有的商品房还要好。尽管20年不能交易,但是20年后,再看房产的涨幅,没准就是一笔成功的投资。
而限定了,这个标准,虽然韩俊并没有提高房屋的售价,可是却将绝大部分有能力购买商品房的消费者,还给了其他的地产商,这样就能大大缓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不会跟国家大政策相违背。
然而,仔细想想,实际上双方都不需要改变什么,陈瑞他们似乎达到了既定的目标,而韩俊也没有改变他的方针。
————————————————————————————
看着陈瑞和范广生满心欢喜地离去。因为韩俊在听完了,佟晓龙的这番话之后,表示要好好地考虑考虑。但情绪已然松动,并相约改天在滨海商会召开一个业界的讨论会,详细地商议一下……
待他俩走后,韩俊跟佟晓龙相视一笑。
这一切,都是俩人设计好的。
佟晓龙知道陈瑞跟范广生的底,韩俊一点都不奇怪,而且,佟晓龙当初的分析也十分的有道理。但是如果这一切都让韩俊自己跟他们谈,那结果究竟是什么样的,谁也说不准。而且还会让韩俊十分的为难,不让步,合作难以达成,让步,对方很难不趁机提出更多的要求。
可是,有了佟晓龙这样的一层关系,让很多事情都变得顺理成章了起来,更让韩俊的这个计划可以更加顺利的实施。远比他自己一个人面对这两个外地地产公司的负责人要轻松的多。
在陈范两人来到海鑫大厦找到韩俊的时候,他就拨打一下佟晓龙的手机,振铃一下作为信号。而佟晓龙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过来。虽然经过跟陈瑞和范广生的谈判,最终可能达成了协议,可这跟韩俊最早提出的政策却是多有出入。毕竟韩俊当初是一个决不让步的姿态的。
可佟晓龙在这里就,大不一样了。有了他在这里。韩俊咬住不松口,那是他本来的意见,韩俊最终勉为其难地答应了,那是卖佟晓龙的面子。这一切。佟晓龙跟韩俊商议了很久,最终才确定了这个方案。
当这些话被佟晓龙一一道出的时候,陈瑞跟范广生也迅速地认可了这个观点。
其实,双方都钻了牛角尖。
韩俊认为,让有需要的人能够买得起房,打压房价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却忽视了并非所有的人都是有需要的人。同时,这种简单粗暴的办法,却跟国家的大政策相抵触。最初。韩俊也认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不了跟首长去求一个“尚方宝剑”。或者说……“免死金牌”。这也跟他干了许多快刀斩乱麻的事儿养成的坏习惯不无关系……
而诸多的同行都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是韩俊做出让步。放弃打压房价,才能让滨海的房价跟市场接轨。
却没有一个人。想到将客户群细分一下。形成一个类经济适用房的政策,来环节各方面的矛盾。从而不仅拉动内需,也能让韩俊达到他的目标,更不用跟国家的政策相抵触。
这一次,韩俊始终掌握着主动权,而佟晓龙也很好地完成了他的任务,不仅是牵线搭桥,还始终捧着韩俊。给陈瑞等人的感觉就是,幸亏有了佟晓龙跟韩俊的关系不错,说动了韩俊细分了客户,这样,大家的利益,都能得到保证了。
而他们回去之后,也的确是这样说的。
华天国际在国内非常有名,即便是滨海的这帮地产商也对这个单位有过耳闻,毕竟人家也是有自己的地产公司的。同时,陈瑞二人把佟晓龙的建议详细地一说。特别是将韩俊的海鑫地产以后将主推类经济适用房的时候。
“这么说,韩俊同意放弃打压滨海房价了?”有人立刻问道,这个问题,才是他们一直关心的。
“他虽然嘴上没说,对佟晓龙的意见也仅仅说是要考虑一下,不过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会同意,佟晓龙的这个建议,对他没有任何影响,对我们却是很有好处的。”陈瑞说道。
“这么说,佟晓龙是在咱们这边的咯?”
“是哪一边的不重要。”范广生道,毕竟他也看到了他跟韩俊的关系不俗,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不过啊,只要他能答应,就相当于放弃了打压,他那边的客户群一限定,基本上就跟经济适用房没有什么区别了。到时候大多数的人想买房,不还是要购买我们的房产?”
听到这话,这帮地产商总算重重地松了一口气,这时,真的是一身轻松了!
可回头一想,这个简单的问题,居然让他们纠结了那么多年。他们早就应该能想到这个问题,如果多年以前提出来,这时还用的着找两个外援过来吗?滨海还不都是他们的天下?每每想到此处,不无叹息之意,可当局者迷,又有什么办法?
可是,大门是自己打开的,哪里能随意反悔让人家退出滨海?即便有这个实力,也不能干这事儿呀!更何况,他们连海鑫地产都搞不定。
韩俊自始至终都没有做出一丝一毫的让步,最终才在佟晓龙的劝说下决定细分客户,来做变相的让步。
这份执着着实让一帮同行佩服不已,此时虽然只是草定,但是谁都知道,这无疑是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是他们,就算是滨海政府,也乐得看到这种情况的发生。毕竟,如果滨海的房地产市场再复苏一下子,那滨海的经济发展速度,必然有一个大幅度的飞跃!是以,政府必然会欣然看到这次合作的达成,也必然愿意为海鑫地产细分一下客户群。
不过,韩俊也说了,他要考虑一下。尽管所有人都觉得,韩俊会同意,可韩俊一天没有说他认可了,那么这事儿一天就不算完。
三天后。当韩俊以滨海商会的名义发起了一次地产商业界的会议的时候,所有同行都知道了,这一次,总算要有个说法了……
————————————————————————————
在这次会议上。佟晓龙被作为“特约嘉宾”,跟韩俊一同出席。同时,与会的还有市委、城建的一帮领导,声势着实不小。只是在没有最终决定之前,各方都没有通知媒体。因为一旦媒体介入,这件事情率先披露了出来,一旦情况进展不顺利,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而在此之前的三天里,韩俊跟佟晓龙俩人已经携手拜会了不少滨海政府的相关领导。特别是针对海鑫地产目标客户群的标杆划分的问题。
既不能标准定的太低。让绝大部分人不能购买海鑫的房产。导致海鑫地产彻底沦为经济适用房开发商,又不能订的太高,区分不出去多数的人。让某些经济条件不错的人在里头浑水摸鱼。
韩俊想着的是造福那些有需要的人,而不是阿猫阿狗都可以来占便宜。
可奈何这个标准没有一个细致的探讨和调查。是无法做到最好的。是以,政府决定,先召开会议,把精神传达下去,让大家都有个准备,同时再慢慢对购房者进行一下细分。
对于这种事情,正如他们考虑的那样,政府是十分乐意做的。因为这或许就是代表了滨海房地产市场的崛起。财政收入就是实打实的证据,gdp就是实打实的政绩!
而这次地产商们能坐下来好好谈谈,就给了他们这个机会。特别是韩俊,对于这人,实在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评述他,但这次他居然能主动找来说要细分客户群,有心人自然是欣喜若狂了。
不过,这次会议对于韩俊来说,跟一次分赃大会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一次普通的沟通,佟总和韩总给了我们一个很不错的思路和想法,在滨海的房地产市场,的确需要对客户群进行一下细分……”市府的领导在主席台上侃侃而谈,从各个角度来分析这件事情。
可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可以理解为——
海鑫集团这次做的十分漂亮,所以,虽然标准还没有订出来,但是日后一旦标准政策出台,滨海市的所有类似住宅都会托付于海鑫地产承建。在土地使用的方位上,不会跟其他地市的经济适用房一样来对他进行限制。
也就是说,对于海鑫地产,滨海市政府向来是没有任何限制的。
对于两家外地的地产公司,和滨海市本地的地产公司,不得参与跟海鑫集团同类型的房屋建设,也就是说,他们所建的,只能是商品房。在目前,因为海鑫地产的楼盘价格低,又喜欢用预售的模式,导致滨海大部分地产商的楼盘都采用这种模式。尽管竞争不过海鑫地产,可竞争依然是存在的。
但这一次,滨海政府明确地表示,暂时禁止其他地产商与海鑫地产进行竞争。这跟垄断无异,但却又有极大的不同,一般的垄断,价格可以随意控制,但是韩俊的垄断,价格是极低的……
同时,所有的地产商,虽然都是参与到楼盘的开发、建设,但不可以造成无序的竞争,各个区域都做了详细地划分,按照房价,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海鑫地产自不必说,他当仁不让地拿到了低价位。而两个外地的地产商,立刻就把目光瞄准了高价位,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自然是价格越高越好了,而大部分的滨海本地地产商,则拿到了中层价位的商品房开发权限。
滨海房地产市场——三分天下!
实际上,这,才是韩俊最终的目的,之前,他打压滨海的房价,实际效果虽然很好,但他的对手是整个儿滨海地产圈儿。但是现在这样一分为三,韩俊便不再成为最受敌视的那个,同时,也将原本联合起来的同行们生生分开,难道他们之间会没有任何龃龉?笑话!分而化之,到时候韩俊的海鑫地产依然可以为需要的人提供相对便宜很多的房屋,他本来的理想,不就是这个嘛?
————————————————————————————
世界上,本无不透风的墙,何况这种事情。
几乎在他们刚刚开完这个会议之后,韩俊的手机上,就收到了一条没有来电显示号码的短信“开窍了,好!”
短短四个字,韩俊看的却是一阵纠结。
他的这个手机,知道号码的人并不多,回想一下自己所认识的这些人,韩俊根本不难猜出他是谁。只是没想到这事儿他会记挂这么久,可从一个侧面,韩俊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步,自己走的太正确了。
与其到最后,被首长点出必须让步,不如此时接受佟晓龙的建议,让海鑫地产主做这种“类”经济适用房的房产楼盘。没有竞争,虽然收益会差一点,但是这才能让韩俊真正达到自己当初的目标。
“破坏”并非他的本意,而佟晓龙的这个建议,就像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支撑着韩俊与其他的同仁。让韩俊倍感轻松地同时,还没有违背自己当初的意愿。是以,他才答应的那么痛快。
不过,要真正达到这个“平衡”,还需要时间。至少,这个“标准”暂时还没有制定出来。如果按照各地市经济适用房的标准来,那显然不合适,毕竟有太多的家庭,虽然比经济适用房的标准略高,可买商品房却是极为困难的。
再者说,韩俊也不希望自己的海鑫地产,成为经济适用房的房源。他甚至想,最好滨海就不要出现那所谓的经济适用房。不过,只要国家有政策,希望滨海出现多少经济适用房,韩俊依然会让海鑫地产出头的。只是一定要跟的他现在所经营的楼盘区分开来,同样是低价高质的房屋,也要比经适房的价格略高的……海鑫地产主要做的也是商品房嘛!
收回思绪,韩俊看着手机上的这条短信,呵呵一笑,旋即删除,转而直接拨通了首长警卫员的电话……
“小韩,你能那样做,我高兴。这件事情,你自己好好把握,我不会插手。不过,我听说尊域在美国的销量,很是不错嘛!”这个短信,显然是首长发来的。且一接到转接过去的韩俊的电话,首长连韩俊都省了。只是,他最关心的,显然不是滨海的房产市场,而是远在美国的尊域。
这一次,海龙汽车真的给国家涨了脸,他如何不开心?而这个时候,他也觉得,前期自己力排众议在海龙汽车斥巨资建设的汽车科技实验室,实在是太值得了。这个实验室,不管建在哪里,恐怕仅仅就是一个实验室而已,而建立在海鑫,所取得的成绩,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惊讶。
韩俊哈哈一笑,说道:“首长,我给您打电话,就是要跟您汇报一下这件事,同时,还有点别的事情想跟您请示一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