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寻人(1/2)
寻人并不是一个容易的活计,如果在滨海那还好说,凭着冯涛遍布于滨海的那些手下们,找个把人并不太难,况且此时的他还有警方的帮助。可一旦目标并不是在滨海而是在外地,那冯涛可就鞭长莫及了。更遑论,此时他们要找的人,根本就不在国内,所有的信息也仅仅表明此人已经移民了,具体到了哪里,他们对此都是一无所知的。
可是,这个人的重要性,冯涛也是知道的,如果他知道王德海生前所掌握的那部分配方,对于汽水厂来说就有了一份强有力的保障。
在韩俊的要求下,冯涛并不介意亲自带队到国外去找人,当然,这个前提是,他们必须得知道,那个国家是哪里。
事已至此,冯涛的那些人是一点儿也用不上了,只能让警方和出入境管理局找到相关的档案。其实,如果仅仅是王德海去世,打听他儿子的去处并没有多难,只要问问邻居就知道了,可是因为王德海住的地方,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拆迁,他的邻居也无从找起,才让他们行动的难度大大增加,仅仅知道他移民的消息,还是从他们一个不太熟悉的邻居那里得来的。
在韩俊想来,即便是找到了他们的邻居,得到的回答也不过是“某国”,具体的地址还要去出入境管理局查询。
很诡异的,这个叫做王东文的中年人,似乎成了关系汽水厂成败的关键人物。
当然,韩俊很明白。他也仅仅是个线索,即便是找到了他,也不见得一定能得到那部分配方,但是做了总比不做强。
一方面。韩俊加紧在汽水厂的各项安排,经过业务组不辞劳苦的整日奔波,汽水厂跟市区内几个知名的大酒店都签订了供水合约。其实这依然是沾了韩俊的光,海鑫的名头实在太大。海天酒店门前喷泉的假山还是从绿石馆买来的,跟他们一直都有良好的合作。另外,崂山矿泉水一直以来的品质,也让酒店方十分的放心,尽管汽水厂曾经落魄了,可好歹辉煌过,这一点也是大家公认的。
同时,在外界并不太了解的情况下,业务组的人还深入到了滨海各大企业内部。进行沟通。预定明年的高温福利。根据反馈回来的消息,效果十分的显著。
工人在韩俊的压力下,在工作态度上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积极了许多。不积极也不行,高压考核政策摆在那里。谁敢不开眼儿呢?尽管新的设备还没有到位,可即便是凭着老设备,生产也已经恢复了。最为可喜的是,科研组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着手对老配方的白蛇草水加以改良了。
另一方面,韩俊又时时盯着美国那边,进入年底,汽车厂的一期车间工程基本完工,这个时候设备过来,至少不会让它们“露宿街头”,起码有个“栖身之所”。因为厂区的面积足足有400亩,所以,厂区内所有的建筑普遍不高,最高的生产车间,也过8米,内里还要在车间内架空分层,以方便生产线上各个车间的安装。不过韩俊相信,这个看起来还有些简陋的生产车间,在日后必然会生产出令世界惊讶的产品来!
听麦克代森说通用那边会派一个60人的技术团队过来,韩俊也抓紧时间交代工程队,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把宿舍弄起来。这些美国的专家,自己可不能怠慢了。当然,这些人毕竟不是“自己人”,而专业人才的招聘,也被海鑫集团提上了日程。等人员到位之后,可以观摩一下那帮美国人如何“炮制”购买来的生产线,明着请教也好,偷师也罢,总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集团内的公事繁多,找人的事情,韩俊便只能委托冯涛去办。
好在他的效率不低,而且,韩俊知道要委托官方,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吕文。说明利害之后,吕文很痛快地答应帮忙,再怎么说他也不希望看到韩俊刚刚接手汽水厂,就损失了一个拳头产品。
在如此有利的条件下,不到一个星期,冯涛就得到了这个“王东文”的详细资料。
当韩俊看过之后,却有些意外……
————————————————————————————
美国,底特律。
通用公司产品储备仓库中,一个个大小各异木箱随意地摆放在这里,大的有三米多高,小的也有一人多高,这里所有的箱子,都是这几个月来,各个工厂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
丹尼尔带着小鼓和麦克代森,来到这间仓库,手里拿着一块记事板,一个硕大的夹子夹着一张清单,他不断地在上面打着横杠,对麦克代森说道:“麦克先生,所有的设备都已经在这里了,明天就可以启程运往洛杉矶,在那里装船,大约不到3个星期,就可以抵达中国大连,在过一天便能抵达滨海。”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