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少女的祈祷(1/2)
苏菲有些犹豫。
岛国的冬季漫长而凛冽——与阴冷潮湿的伦敦相比,慕尼黑显然是更好的选择。即使在下雪的日子里慕尼黑的寒冷中也总是透着温暖;就连地上的雪,都是干爽而洁净的。
然而公爵夫人卢多维卡却再三劝说苏菲答应这份邀请:克莱门汀王妃在贵族圈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如同苏菲能够与她交好,社交无疑会方便许多;甚至对于将来的结婚对象,也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
更何况,克莱门汀王妃的标准一向很高,想要讨好她的人很多,真正让她喜欢的人却极少。而她这一次出行,是前去拜访维多利亚女王: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王子,都出身于萨克森-科堡-哥塔家族。
“希望我能赶回来过圣诞。”
苏菲扯了扯嘴角,显然对这次的英国之行缺乏期待。她固然对伦敦拥有无数好奇与想象,却并不喜欢以这种方式踏上陌生的土地——尤其在母亲反复叮嘱她事事遵从克莱门汀王妃之后。
玛丽微笑着,替小妹妹系好斗篷上的绑带:“我们和茜茜都等你回来。”她伸出手捏了捏苏菲的脸颊,“好啦,你又不是嫁到英国,别作出这么一副舍不得的表情。”
“说不定我真的会碰到一个愿意为我改信罗马天主教的罗密欧。”苏菲无所谓地耸了耸肩,“对了,玛丽——”她拉住姐姐的手,“你先不要答应那个意大利人。”
苏菲口中的“那个意大利人”,是那不勒斯的王储弗朗西斯科。几个星期前,他成为了玛丽的主要求婚者之一。然而巴伐利亚从未有人和他见过面,公爵夫人卢多维卡不得不写信求助于维也纳的女儿,希望从意大利的哈布斯堡亲戚那里得到一些准确可靠的情报。
苏菲总是记不住他的名字——又或者是不愿意记住,每次提起,总是以“那个意大利人”代之。
“你别总是叫弗兰茨‘那个意大利人’,妈咪听见,又要唠叨了。”
弗兰茨是弗朗西斯科在德语中的发音,如同他写给玛丽的信上,总是热烈地称她为“玛利亚·索菲亚”。想起那封词句华丽的求婚信,苏菲不禁蹙眉——他用“你温柔的眼睛和甜蜜的面庞,就像金发的圣女像一样”来赞美玛丽,却不肯按照按照德语的习惯来称呼他“虔诚倾慕的姑娘”,这位那不勒斯王储,还真是符合苏菲心中对于意大利人的典型印象。
更加讽刺的是,玛丽和茜茜一样,是深褐色的头发——帕森霍芬的女孩子中,金发的只有苏菲一个人。
玛丽显然也被求婚者的“过于虔诚”吓到了,她并不想和一个陌生人共同生活一辈子,这也是她为什么至今没有答应弗朗西斯科求婚的原因。
“我已经拜托一个很可靠的朋友去打听那个意大利人的情况,”苏菲换上一种郑重的语气,“玛丽,在我回来之前你不要答应他。”
在那不勒斯王储求婚的第二天,苏菲就写信给了马蒂尔德,希望她请路易吉帮忙打听一下弗朗西斯科的情况。她想起在美泉宫马蒂尔德说“至少我还有一幅画像”时自嘲的笑容,第一次明白了马蒂尔德笑容背后的苦涩——她亲爱的姐姐玛丽,连一幅画像都没有。
选择冬天出门旅行显然不够聪明。
英国的天气不似苏菲想象中那么寒冷,却比她想象的还要潮湿。从她踏上大英帝国的土地以来,整整一周都不见阳光——或许这可以算作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独特的欢迎方式?苏菲半真半假地想。
维多利亚女王很忙,忙到甚至没有时间接见专程从家乡赶来的客人。
当然,这是克莱门汀王妃委婉的说法——事实上,女王陛下还能在百忙之中抽空与爱犬一起在白金汉宫的园里散步。苏菲猜想,或许维多利亚女王从未把母亲的家人看做自己的家人——女王和母亲关系恶劣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而结婚之后女王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自己的母亲赶出白金汉宫。从这个角度来说,她完美地继承了萨克森-科堡-哥塔家族冷酷无情的基因。
又或许,女王还没有准备好与克莱门汀王妃见面。她即位之初便着重于改善同奥尔良家族的关系,更是成为了三百多年来第一个出访法国的英国君主。或许克莱门汀王妃还记得她们在奥尔良家族的夏宫chteau d'eu一起度过的日子,然而当路易·拿破仑统治法国之后,他立即成为了维多利亚女王最亲密的盟友。
前一刻还在支持自己复国行动的朋友,转眼便与路易·拿破仑把酒言欢——苏菲不知道克莱门汀王妃看到报纸上女王夫妻与拿破仑三世一起参观巴黎世博会的照片时会不会觉得愤怒,然而此刻面对这样明显的拒绝却依旧能够保持优雅的风度耐心等待,却令她不得不佩服克莱门汀王妃的好涵养。
当连绵的阴雨终于停歇的时候,克莱门汀王妃再一次前往白金汉宫拜访女王。她希望久违的好天气能够为她带来同样的好运,然而维多利亚女王却显然并不这么想。意料之外而又意料之中地,克莱门汀王妃得到了同样的答案——女王陛下正在会客。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苏菲应当对女王陛下心怀感激——克莱门汀王妃选择留在白金汉宫继续等待,而允许苏菲先行离开,并且忘记叮嘱她带上随从。
苏菲回到旅店,换上一身绛红的骑装——她喜欢这样明丽热烈的颜色,尤其是在这样一个阴郁寒冷的国家。
她索性散开脑后盘起的发髻,任凭浓密的浅金色卷发披在背上,与帽子上长长的飘带一同在风中扬起。少女柔软的手抚上马鬃,微笑着低语,偏过头的时候,与裙子同色的耳坠在脸颊两侧微微摇晃。
白色的马匹从小溪间跳过,溅起一串水。马上的少女俯低了身体,却并没有勒紧缰绳,任凭健硕的马跨过草地,在树林中风驰电掣。松软湿润的小路两旁风景不断变换,松枝上仍然残留着昨夜的雨滴,折射出阳光斑斓的色彩。
苏菲跳下马,蹲在林间的小溪畔,挽了袖子伸手捧起一捧溪水。清冽明澈的溪水润湿了面庞,她满足地喟叹,马匹在身旁悠闲地踱步,偶尔甩一甩尾巴,水珠便沾湿了苏菲的裙摆。
阳光透过枝桠间的缝隙洒下来,温暖得宛若慕尼黑的春天——苏菲这样想着,忽然感觉到指尖细微的触碰,低下头去看,竟然是一只浅棕色的小狐狸。
“小家伙,”苏菲笑起来,“你也是选了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出门散心吗?”
狐狸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站在距离她几步远的地方机灵地四处打量。
这一次的英国之行,难得有这样安静美好的时光。
“可惜冬天不是个出门散心的好时候呢——”苏菲愣了愣,站起身来,远处似乎有隐隐约约的马蹄声响起。
“嘘,别出声,”她凝神听了片刻,“有人来了,小家伙。”
狐狸转过头,晃了晃一对尖尖的耳朵。
“你快走吧,不然遇见了像巴比一样热爱打猎的人,你就跑不掉了。快点,快走吧。”
小狐狸仿佛听得懂苏菲的话,转过身冲着与苏菲相反的方向奔跑。
苏菲咯咯地笑起来。
“砰!”
“啊!”
清脆的枪响声,伴着少女受惊的尖叫,在静谧的树林里格外突兀。
这不是苏菲第一次见到鲜血,却是她最失态的一次。
心脏突然疯狂地跳动,少女捂住嘴唇,指尖停不住地微微颤抖。
那只浅棕色的小狐狸仰面倒在地上,鲜红的血浸染过他肚子上纯白的毛发。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