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1/2)
醒来已是日上三竿。楚瑜记得昨日是被高承瑾抱进房里的。帮她盖好云被方转身离去。他显然不常做这样的事情,动作在楚瑜看来笨拙而可掬。他反身扣门前,楚瑜问他:“当年在西蜀为质,紧要关头,你是如何逃离的?”
他邪魅一笑,“事情,便如你所想那般!”继而扣门离去。深闺徒留一室的龙涎香。
楚瑜的所想:高承瑾在蜀地做质子的时候,定然与当时靖西王二子江浸月暗下交易:江浸月暗中怂恿驻守东洱的大庸二公子珅起兵夺权,实则为庸蜀交恶推波助澜。盟约撕毁,两位质子性命堪虞。
如此,江浸月便可轻松除去其兄江润年,取而代之成为蜀地世子。所以林如海当时暗讽江浸月:“乱世重典,世子素来深谙其道,今日又怎的懵懂起来?”而高承瑾则可一举消灭虎视眈眈的胞弟二公子珅,顺利回归京都权利中心。而紧要关头他成功逃离蜀地,自然也与江浸月有关。
原来,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楚瑜学到了。那么她与高承瑾之间呢?他残忍利用自己的同时,为何,总能在他脸上瞥见不忍与内疚?
楚瑜自醒来之后便对于自己的梦境耿耿于怀。梦中是高承瑾率军二百乘,进京勤王气势如虹的场面。看不真切高承瑾的脸色。他始终将自己骇人的面具覆于脸上。战马绝尘,漫天风沙之中,他渐行渐远。
二百乘,旦夕难筹。即便得到时为靖西王二公子江浸月的暗中支持也是难以做到的。用兵一时,需要养兵千日。行军打仗靠的是作战能力与配合默契。作为质子的高承瑾如何秘密圈养、操练这些士兵?
高承瑾的背后又暗藏着一股怎样的强大势力,提供了他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却又缄默无闻,在正说野史中皆难觅其踪影?这些谜团纠缠在楚瑜脑海。
袭人、无缺如期而至。楚瑜下意识记住了穿衣梳头的步骤。古代达官贵胄动辄要宦养奴仆数十成百人,使其饮食起居得以悉心照料的做法,让楚瑜顿感自己突然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废人而自尊受挫。后又觉得自己所谓并不完全可取。权贵们此法倒也为腐朽的封建统治创造了不凡的“就业率”。继而摇头浅笑自己的庸人自扰。
袭人眼尖心细,见楚瑜对着云镜眉眼具笑,一副春心荡漾模样。遂低头窃笑:“咸荣帝温润如玉,又下重聘苦求老爷割爱,视小姐为心尖儿上的人,小姐含笑带晕亦是自然,”
“你这丫头真比娱记还要八卦!”楚瑜佯装嗔怒,转而又对着云镜自嘲,“心尖儿上的人”?
“你们两个帮我找些絮、软布和针线来。”楚瑜再也无法忍受所谓陶瓷枕头的折磨了。唐朝有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向处于原始社会的藏民传播先进科技文化。而她,来这兰陵古国的第一个进步贡献便是:彻底改革这堪称大庸十大酷刑之一的——陶瓷枕头!
“小姐自昏迷复苏之后便对女工针线一概不记了,现下,可是又记起了些许?”袭人一阵欣喜。其实看着朝夕相处的小姐对于自己的过往懵懂无知,袭人也心下怅然。但是,如今的小姐古灵精怪也自是好的。
随口应了声“然也,然也。”将袭人打发了去找原材料,楚瑜开始拿起笔墨纸砚画图纸。
无缺以为小姐又想起了琴棋书画,兴趣盎然的凑过头去看楚瑜的大作。谁知小姐的“大作”如符纸一般艰深难懂,遂又悻悻然拿了块抹布去擦博古架上瓶去了。
却看楚瑜所作之画,其实,是她即将要做的枕头的“设计图”。长方形上各标上长和宽,长60cm,宽30cm。中间画了朵,意为:填充满絮于其中。
袭人效率极高,须臾即拿着楚瑜所需的材料回房了。并在楚瑜的指导下,成功制作了大庸史上的第一个枕头!袭人、无缺看着楚瑜满意的将其放在塌上,将头置于其上,不明白小姐表情为何变得如此惬意。顿觉这“包袱”甚为怪异。
日后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楚瑜自知不能沉溺在别人眼里的虚幻之中,她有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帝王的宠爱不过须臾开。真爱尚且如此无奈,更何况,她和高承瑾之间,不过一场波谲云涌的折子戏。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而自己,究竟要到达哪一处的境界,又要为此经营几许苦心?
若要自如应付日后种种,首先,衣食起居需自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