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还是工商(2/2)
“噫,这个啊,你说说,到底是什么回事?”袁世凯听到g点了。</p>
“出安庆西门二十公里,有一片低滩荒草之地,大约有4000亩,时卑职为皖省巡抚,便以3万两价格卖给岳山。岳山拿到那块地后,先对其进行‘三通一平’施工,所以‘三通一平’,就是通路、通水、通电,平就是将地面弄平整,可以直接在上面建厂;此外,岳山还建有配套码头、外有铁丝网、围墙等。为此,岳山大约投资有100万大洋。但就在当年,看到岳山兴办企业赚钱后,有人便想入场租其场地兴建企业,岳山便以每亩50元一年的租金租出去或以每亩500元的价格售卖出去。”</p>
“这到是一个来钱的法子。”有人当即算出了账。</p>
“这个钱,只是小钱。4000亩地,按平均每40亩为一家工商企业,在那工业园区大约兴建了100家企业,这100家企业,总投资达500万元,仅皖省一年从这个工业园区,一年就能收到60-100万元的税收。这是政府所得的一个大头,工商发展之后的税收。第二个大头,工商业主每年所赚取利润,平均是交给政府税收的三倍以上;第三个大头,100家企业里,大约有8万名各类工人,这些工人每人每年最少挣50个大洋,多者上百个大洋,大总统,可以想想这8万人背后,是多少个家庭多少人啊?”</p>
“啊?”朱家宝提供的这个信息,实在太令人震撼了,马达,就是搞个生产基地,三五年政府就能收回成本?而且,还是方方面面都得利之事?</p>
“但是,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要有两个条件。”朱家宝继续说道,这些内容,都是1911年左右他不耻下问,从岳山那儿讨来的真经,也是在那之后,朱家宝对岳山也就言听计从了,马达,这是能够点石成金的能力啊。</p>
“哪两个条件?”</p>
“第一,要有懂得列强工商业的主持者,没有这个,各项收益可能下降一半;第二,要吏治清明,否则,即便有收益,也会被贪官贪鄙一半!”</p>
“除此之外,就没法了?”袁世凯问道。上面两个条件,第一个好办,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第二个吏治清明,袁大总统也想啊,可是却难以办到。</p>
“还有一法。”朱家宝决定把岳山的想法说出来。</p>
“什么办法?朱大人快说。”有人一直认真听着,所以听到还有办法,大家着急了。</p>
“承包经营!”</p>
“什么意思?”众人不太明白这个东东。貌似,太超前了。</p>
“譬如大总统有一块地想办成工业园区,可以承包给某人来做,某人每年给大总统的财政交纳多少钱,剩下的便是那人的。”</p>
“这个……似乎是个不错的法子。”</p>
“但是,这个承包也有前提,那就是其人要有家财,要有抵押或担保,否则,他万一全亏损了,怎么办?其二,承包之人,以东国之人为好,如有西夷介入,到时收不到钱,难道跑到西夷去打官司?”</p>
“担保?”又有人发问。这个朱家宝,新名词层出不穷啊。当然东国传统商业中,是有担保的,但谁知是不是那个意思啊。</p>
“是的,担保。最近,我听岳山来信说,沪海准备成立一家[太平洋保险公司]和一家[太平洋担保公司],专门开展这方面的业务。”</p>
又来两个新公司,袁大总统真的迷糊了,但隐隐感到,这个岳山的崛起,真还不是偶然的。就凭他在工商方面这么多的手段,那也是东国顶尖的工商人才,再看其练兵、治军以及闷声发大财的风格,袁大总统真的很郁闷,为毛自己手下没这样的人才啊。</p>
本书源自看书網</p>
本书来源 品&书@网 /book/html/31/31503/index.html</p>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