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骊山惊魂(2/2)
李如墨拿起一根细细柴棒,在蜡烛上点燃,举起烧着的柴棒,准备蜘蛛网烧掉,红儿拦住他,李如墨不解地看着他,红儿悠悠道:“蜘蛛捕食虫豸,也是是命中注定,所有一切,包括你我,都是佛祖座前的有罪之身,祈求修成正果。李大哥,得饶人处且饶人,保持一颗善良之心,佛祖就会将你变为佛。”
李如墨道:“你有勇有谋,聪明精明,倒是女中豪杰。”蕊儿脸颊一红,低下头去。
李如墨吹熄了柴棒,看着蜘蛛捕食,心想难道尘世之人若不想当卑鄙龌龊的偷食者蜘蛛,就只能是频死被吃的虫豸,还有别的选择吗?
不知道过了多久,红儿沉沉睡去,李如墨吹熄灯烛,关好房门,无限留恋地出了院门,槐树巷出人意料地宁静,李如墨忽然有一种不祥的感觉。
是炼月教吗?他觉得炼月教这次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他心里一直有一个奇怪的想法,酒足饭饱之际,他趁着夜色,飞步出城,来到自己昔日栖身的破窑。
故地重游,百感交集,但李如墨却没有心思去吟咏诗词,他直接来到破窑不远处的树林里,低头四处寻找,前面冬天,这里积雪一尺,他曾亲手埋葬紫衣老者,那是炼月教左护法叶孤城,现在却是芳草萋萋,没有多久,他看见前面一个大坑,上面所盖的土都是虚的,他捡起旁边一个粗硬树枝,使劲将上面浮土拨开,忽然,李如墨的眼睛直呆了,当初埋葬叶孤城的地方空空如也。难道是野兽夜间出来,将老者的尸体吃掉,还是被别有用心之人?是炼月教弟子?还是山野神魔厉鬼野兽之类?李如墨看着那如同怪兽大嘴一般的大坑时,心头感到一丝寒意。他进入破窑之内,这里他度过了悲惨的童年,这里的日日夜夜写满了屈辱与痛苦,破窑之内久无人居住,一片霉烂之味,李如墨合衣躺在地上,想起昔日苦难,尤其是爹娘惨死情景,泪水又一次模糊了他的双眼。
第二日,他出了破窑,朝南看去,一座俊秀山峰横在天际间,就是名冠天下的终南山了,闭关修炼地,修道第一家。唐朝诗人王维有诗写到“太乙近天都,连天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李如墨贫困潦倒之际,无意间在破窑获取羊皮小册子,为了修练神功,最终落脚到城南的一片桃林深处。
暮春日来临,桃林花开千亩,落英缤纷,幽香扑鼻,招来蝴蝶朵朵,煞是好看;秋天来临,果实累累,点缀其中,让人垂涎欲滴。李如墨喜欢的就是这里的安静,他在桃林深处搭间茅屋,想长久隐身于此。
他选择桃林,还与刘禹锡的一首唐诗有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里桃花朵朵,隐藏着他内心深处一个梦。
他回到自己搭建的茅屋之内,一切都原模原样地丝毫未动,只是多日无人,茅屋内一股霉臭之味。
他很快收拾停当之后,便踱步桃林深处,飞身上了一颗最大的桃树,上面枝繁叶茂,他坐在两个树叉之上,修炼了一阵“炼月九式”,他只待在此却一个心愿,便带着红儿一起远走高飞。但最近之事一件件浮上脑海,内心如同波涛汹涌一般,一波未平一波起,久久不能平息。
将“炼月九式”全部修炼一遍,他觉得内力更加充盈,真气流动,他唱起了一段秦腔,这段故事说的是南北朝时期刘裕自小家贫,给人放马,最后建功开国之事。
第三日,他的足迹踏遍城南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他一边寻找那个白衣少女,一边寻思破解圣物的秘密,但都一无所获。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