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相府夜宴(中)(2/2)
苏秦闻言,皱起眉头,无奈地苦笑道:“怎么,你父女两个,都对苏某的胡须,如此的感兴趣呢?”
众人见状,皆不禁莞尔一笑。李兑不由温文尔雅地笑道:“李某和乐公子,打扰了大家的一番雅兴,实是罪过。稍会,李某便借田相的美酒,自罚三杯。大家方才如此兴致勃勃,不知,是在谈论什么话题呢?苏兄不如告知李某,让李某也掺和一番。”
苏秦抚须还未答话,田丹儿便已闪动着灵慧的双眸,抢先答道:“方才,苏先生和我们讨论的是,水究竟是强是弱?我们正在说到,最为柔弱的便是水,水却为何能将石头的菱角磨平,能把山蚀穿?”
现今,中原各国之中,“谈学”的风气正渐渐兴盛。无论是在宴席,又或是聚会间。人们总喜欢拿各种话题进行探讨。讨论的范围,可大至国家政事、天道生命等。小的便连草树木、鸟虫禽兽,诸如此类,也皆要拿来讨论一番。而齐国的稷下学宫,更是各国之最。学宫内,不论是先生还是仕子,都喜欢去探讨思考各类问题。然后,便有人去建立自己的理论。却又有更多的人站出来,不断地去推翻,他人所建之理论。便是在这种激烈的思想碰撞之下,才产生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盛局面。
李兑此时也似来了兴趣,沉吟了片刻,便温文笑道:“李某也闻先圣人——孔子,平生最喜爱观察水。每每路过溪流河泊,都要停下伫望。有一日子贡问之:为何先生见到大水,必要仔细观看,是何缘故呢?孔子答曰:夫水者,能够启发君子,比喻自身德行修养。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之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之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之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之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之临事果决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之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有如君子包容一切之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之善于改造事物;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之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问,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坚定不移之信念和意志。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细察。以正己思,以警己身。”
只见场中的众人,皆被李兑的侃侃而谈,吸引了过来。场中一片萧静,针落可闻。而李兑确实是文采风流,能言善道。一番发人省思的话,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众人听得一阵着迷,待李兑含笑说完后,众人才记起,拊掌暴出一阵喝彩。特别是田丹儿和魏芊两女,叫好声最为响亮,两女的俏脸上,更是浮现出崇慕之色。
李兑微微颔首,朝众人微笑致意。神情儒雅大方,颇使人折服。连乐毅也不得不,为李兑的才学深感佩服,对他又生出了几分好感来。
焦士俊在旁感叹道:“听君一席话,确令焦某感触良多。想不到,这最常见的水,竟蕴涵着,如此博大精深的奥义。让我等这些自命为君子者,在水的面前,也要自惭形秽多矣!”
李兑含笑道:“天下虽大,却有几人,能如孔老夫子一般圣贤?我等也只是俗人罢了,虽是极力追求,却也不能使己身,尽趋完美。既是如此,我们倒不如顺其天然。只要不超乎道德,便无须刻意地规范束约己身。”
田丹儿一双凤眼,熠熠生辉,娇声笑道:“李大人言中之意,是说,我们无须刻意去追寻先贤之道。只要活得自在,便如水随物赋形,不需着意束约吗?”
李兑望着田丹儿,赞许笑道:“丹儿小姐,果然是天资聪颖,一点便明。李某所言,便是此意。”
苏秦抚着美须,悠悠叹道:“水乃生命之源,不论形态,皆有其动人之处。滴水虽看似卑渺,但持之以恒,却可将万年磐石滴穿。浩浩江河,川泽迂回,百折不挠,终能锲而不舍地奔腾入海。海纳百川,其广阔胸襟,又着实令人叹喟。”
此时,只听有一人在众人圈外,大声鼓掌叫好。众人讶然,回身望去。只见孟尝君——田文,已不知什么时候,站在那了?直到现在,才鼓掌出声喝彩。
田丹儿便如乳燕归林一般,直奔入田文的怀中。娇躯紧抱着田文的手臂,娇憨地嗔怨道:“爹,你什么时候来了啊?怎也不来找丹儿呢?”
“为父自是不愿,打扰了大家的兴致。否则,怎能听到如此精彩的言论呢?”田文宠溺地拍了拍田丹儿的粉脸,然后又朝向众人,朗声大笑道:“老聃曾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圣人的品性,便如水一般。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但我等,乃是凡夫俗子,自是没办法做到不争。现今,天下正是弱肉强食之势。若是不思争取,图于安逸,便随时都会被他人,无情吃掉。诸位都是有为进取之士,自当明白其中之道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