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人生如茶(1/2)
第460章 人生如茶
兰姐的口吻非常强硬,虽然不带煞气,但威胁之味极浓。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说的大概就是此时的情景。
这话钻进王冰泉的耳里,就好似一支锐利的竹签刺入耳朵——刺耳。
眉角斜挑,王冰泉眼眸一冷,脸色“刷”地青了。
作为驻军最高长官,王冰泉见多了卑躬屈膝,也听多了阿谀奉承,就是没见过敢在他面前横眉冷语的人。
“呵呵,多年以前,我很懂。”王冰泉压着火气,冷冰冰地顶了回去。
言外之意,现在根本不必懂。
倏然变脸,兰姐莞尔一笑,冰冷之色顿时散到九天云外。
“酒多会醉人,话多会害人,点到为止,点到为止。”兰姐笑盈盈地斟了两碗酒。
笑着摆摆手,王冰泉也收起冷色,说道:“不喝了,喝醉了也会害死我的,还有公务要忙呢,喝酒误事我就没活路了。”
女方都消气了,作为男人的王冰泉自然要借梯子下台。
“不喝酒,那就喝茶吧。”兰姐随口应变。
“行,喝茶,兰姐,那就劳烦你了。”王冰泉顺势附和,彻底将之前的紧张气氛消弭得一干二净。
茶,是好茶,离得老远就清香扑鼻。
茶汤入口,清香满嘴,回甘极快,韵味醇厚留喉不散,转眼就将酒后的燥热之气驱逐出体外。
“好茶!”浅嘬一口回味一番,肖辉赞道。
“呵呵,小辉哥是茶城人,对茶的理解应该很深吧。”兰姐款款坐下,摆出诚心请教的样子。
摆摆手,肖辉笑道:“茶城人不一定懂茶,也不一定喜欢喝茶,所以,并非所有茶城人能够很深地理解茶。”
“呵呵,原来小辉哥只是给我点面子,才随口一夸啊。”似乎很失望,兰姐的口吻中含着些自嘲。
笑了笑,肖辉说道:“我可不是随口一夸,十五年的古树老黄叶,能够遇到开开眼都是很大的福分,能喝个满口香,这缘分福分都齐了。”
老黄叶,指的是老叶子茶。说白了就是老茶树上的老叶子,因为用老叶制成的茶时间长了会泛黄,因此得名“黄叶”。
茶叶,通常都是在初春采摘嫩芽,经过杀青、揉捻和晒干三道工序加工制成毛茶,再经筛选分级就可以进入市场销售。
所以,茶是以新为贵,以嫩为贵。
普洱茶却不尽相同。新茶不一定稀奇,嫩尖也不一定显贵。
就拿黄叶来说,叶老并不意味着品质低下,可卖相却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对于喝惯了普洱茶的老茶客来说,老叶茶往往比嫩叶茶更具有丰富的味道。
为何呢?因为老叶的叶片组织厚实,反以甘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见长。各种物质含量都高于嫩叶,并随叶片的老化而逐渐增加。
所以,用老叶做原料制成的普洱茶甜味明显,茶气、香气、醇厚感以及滑润都远胜嫩叶茶。
但有个前提,年份!
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色,与存放的时间有很大关系。
也就是说,随着保存年份的增加,普洱茶经过自然发酵,茶叶品质不会降低,反而会提升。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口感会越来越佳,香味会越来越醇。
个中滋味,不经亲口品尝,很难想象。这一特色,老黄叶能够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了,最好不要试着品尝当年新产的老叶茶。千万千万要记住,因为那不是享受,而是自己找罪受。
老叶茶,因叶片厚而难以杀青,往往会直接省去这道工序直接晒干。故而当年产的老叶茶青涩味极重,而且容易引起胃寒。
所以,老叶茶得经过数年的自然发酵才能入口。
书归正传,肖辉一口道出喝的是十五年的古树老老叶,兰姐顿时脸色剧变。
能够喝出茶叶的年份,没有一二十年的功夫,是很难培养出这能力的。
兰姐拍掌笑道:“呵呵,小辉哥真是高手,居然能准确品出年份,佩服,佩服。”
“兰姐见笑了,我只是胡乱猜的。”肖辉谦虚道。
妩媚一笑,兰姐自己拉了把椅子坐下,微笑道:“小辉哥,你这话太虚太假,恐怕连你自己都不会相信吧?”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