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九章 挨饿(2/2)
闻承烈说:“他的兵,都是一些土匪、家丁出身,倒是马仲英这个人很是滑溜,有些才华。”
强霖说:“有问题的军官,尤其是犯下杀孽的军官,肯定会受惩处的。否则怎么训导后来的军官。从蒙回学生中培养军官,这个策略是不变的。马仲英上学的回军学校,我到兰州改造一下。逐渐给你派军官回来。”
闻承烈说:“那我只有先用西北军统领部队了。”
强霖说:“告诉军官们,艰苦的环境,还是要靠基督徒。不要总是驻守在好地方,艰苦的地方给蒙回军。”
闻承烈挺直了腰板,说道:“看来还得训练我们自己的马队。四十岁了,有些懒惰了。”
强霖说:“烟台军校的史迪威,快50岁了,照样升龙活虎。我们的信仰,要加上西方哲学才行。你信仰基督教,却按照中国的习惯做事,怎么进入天堂?”
闻承烈说:“这是因为习惯问题。我们中国人信奉基督教,确实是有很多的坏习惯。”
强霖说:“你带头戍边吧。给我们整理后方争取时间。总得有人要为这个民国站岗。”
闻承烈说:“后方要做到公平,尤其对这些戍边将领忠诚。”
强霖说:“戍边将领的军衔待遇可以高一级。3、5年后,可以申请调回本部。”
闻承烈表示可以接受。强霖也不再多语,两个人就河西国民警卫队的编制讨论了一下,大致是从初期2旅,以后扩展到4旅的一个边防军司令部。
闻承烈是北京陆军大学出身,参谋业务精湛,当过西北军教导团长,很快就把防区的大致意图讲清楚了。
两个人这才休息。西北的时差比中原差2个消失左右,睡觉时候已经12点左右了。
转天上午10点,老人们都吃过早餐,大家继续上路。
一路上走过城墙、城门都毁坏的武威县城,即凉州城,大家继续前行。
秦伯卿说:“过了古浪,才能有一些像样的城镇。这里经过地震和兵乱,人都跑没有了。”
强霖看看空旷的山地丘陵,已经快走出河西走廊了。强霖说:“还有两天的路程,就能进入秦王川,那里我们可以安置这些老人了。”
秦伯卿说:“秦王川也是干旱少雨,只是救济方便而已。”
强霖点头说:“把能走的学生文人都迁走,不能走的留下救济,这样可以节省粮食啊。”
秦伯卿还是不太乐观,徐焕然营长走过来说:“这两天的粮食不太多了,我们士兵已经开始减少粮食了。”
强霖知道,这些老人是军粮在供养,看来要找人来接应了。
他让人给刘郁芬快马送信,就说需要汽车运送粮食,并在永登县城等候。
徐焕然去分配粮食,还要两天才能到永登,这两天的粮食大概要自己解决了。
强霖晚上分到了马肉,说是老、病之马。强霖无心下咽,都给了秦伯卿。
强霖也没有要秦伯卿回送的玉米糊糊。
他第一次流泪了,这个多难的民族,怎么就这么难呢?
强霖自己第一次尝到挨饿的滋味。开始的时候是晚上睡不着。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