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家事 十五(1/2)
第五百七十六章 家事 十五
宫望被水户的血溅在脸上之后就懵了,整个人傻了似的,还按着水户趴在他身上,不过,水户已经是具尸体了。雄二跟小楠等人是亲眼看见水户被爆头,鲜血喷发的样子他们是看到了,而且此刻也发觉宫望的不对。“赶紧救他们回来!”雄二低吼一声,纵身蹿了出来,不停的在树后、石后躲藏躲避着子弹。全藏跟五郎紧随其后,三人来到宫望身旁,一个人抓了宫望的肩头,另外两人架起水户的尸身,然后迅速离开。李铭九瞄准着,并且开了一枪,这一枪并没有要他们性命,而是把雄二腰间的长刀给卸下。
雄二大吃一惊,不过来不及细想,首要任务是把宫望给救回来。当他把宫望放下时,才有闲心看一下自己身上的状况,这一枪是打中了自己的,可是却不疼不痒,难道说……检查过之后,发现自己腰间系着长刀的绳子被子弹打断,这便是长刀掉在地上的原因了。
“好枪法!”雄二由衷的赞叹,不过更多的则是感叹自己捡了条性命,真不知道对面这位枪手怎么想的。
“对面的朋友,多……”雄二正要说声多谢,被全藏捂住嘴巴,“你谢谢他?可要知道水户就死在他的枪下,而且,咱们作为武士,自己手中的刀被人给卸下,还有脸说么?你忘了什么是武士道了吧?!雄二!”
全藏一番话点醒雄二,是啊,武士道!……
“武士道”在江户时代出现,武士道的思想在神道思想的天皇信仰中融合重塑而成。
武士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国家神道和神道教、佛教,是日本武士阶级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
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的道德规范以及哲学。武士道是基于一些美德如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的精神信仰。只有通过履行这些美德,一个武士才能够保持其荣誉,丧失了荣誉的武士不得不进行切腹自杀。
对武士来说,最重要的是背负责任和完成责任,死亡不过是尽责任的一种手段而已,倒在其次。如果没有完成责任所规定的事务,简直比死还可怕。认为切腹是武士唯一谢罪的方法的观点是错误的。浪人指的是武士畏罪逃亡或效忠的君主或国家灭亡却畏惧死亡的人。
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尽臣道)。中国的原始儒学是以孝为本,尽孝才是绝对的价值。如果“父有过”,子“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但是如果“君有过”,臣“三谏而不听,则逃之”。武士道论者认为,儒家的“士道论”乃在粉饰贪生怕死的私心,慎于人伦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才选择生死,则面对死却不干脆去死。唯有纯粹彻底的觉悟死,才是武士道强人之处。武士道彻底的觉悟“死”了,他的容貌、言语、起居动作,也就与众不同。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几个方面: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
“义”是武士准则中最严格的教诲,要求武士必须遵守义理和道德。
“勇”要求武士具备敢作敢为、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要有高强的武艺。
“仁”使武士不至成为黩武主义的武夫,而要具有宽容、爱心、同情、怜悯的美德。
“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在表现。
“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诸如商人阶层之类的诱惑。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