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分家?(2/2)
白庆丰道:“将军,如此做是否会得罪彭黯?”</p>
赵期昌摇头:“他已经得罪我了,眼前我想退也退不得。要么跟他,要么任他揉捏。唯有重新编满捕倭军,他才会忌惮于我。”</p>
他这么做是很危险的,虽然捕倭军是卫所军编制,补充军员程序简单。可他一次性要补充的数额必然过千,这么大一笔军力增长,彭黯定他一个谋逆之罪也不会有人说什么。</p>
可彭黯不会,他与赵鼎明一系正是蜜月期,过分打压赵期昌,也会让捕倭军老人心寒。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和平分家,各干各的。</p>
赵期昌认为自己必须表现出该有的强硬,让彭黯收手,免得后续再起争斗弄得彼此都下不了台。</p>
失去原来的捕倭军,赵期昌在登莱地区,在山东将什么都不是,那他就重新拉一支捕倭军。只要军队在手,人马持枪站在那里,他就有底气继续与省里谈条件。现在他已经想通了,眼前就一条路,不能怂,必须展现自己的强硬。</p>
李羡也对眼前局势显得头疼,又有一种脱身牢笼的感觉,拱手:“将军,此事并非坏事。”</p>
赵期昌微微颔首,道:“晚散不如早散,眼前分家什么东西都好划分干净,时间一长真就成了糊涂账。他们走他们的,我们走我们的,看谁的路子能通天。”</p>
不过一个巡抚罢了,赵期昌眼前拧不过巡抚大腿,以后兵强马壮,还怕什么巡抚?只是一切要慢慢来,眼前的苦酒,不得不饮下罢了。</p>
只能怪他将赵鼎明想的太过于宽厚,将自己一系夺取家中主导权当成天经地义,他的功勋的确够格,可很多事情不是够资格就能成的。</p>
赵鼎明也不是省油的灯,一切都怪他给大房一系添加了太多筹码,不过这一切赵期昌看来只是一个教训罢了。之所以不舒服,只是这种类似众叛亲离的感觉,很不爽罢了。</p>
另一边,滦河口备倭城,张宅。</p>
赵鼎明离去后,张茂已在书房坐了整个下午,杨氏端走冷了的饭菜,让张祖娥端来晚饭。</p>
张茂看着女儿,道:“三郎麻烦了,老贼抱上了佛脚。”</p>
张祖娥坐在一侧,手里捏着手帕微微颔首:“是赵家大房目光短浅,拧了也好。”</p>
拧,口语中分家的意思。毕竟骨肉相连拉扯不开,又不好用刀子割,唯一的办法就是拧,拧断。</p>
她早就看出大房与三房的根本矛盾所在,赵期昌也看出来了,只是赵期昌心怀美好念想,努力维持着。她不与赵期昌谈论这个事情也简单,纯粹就是避免尴尬。免得让大房的人说赵期昌娶的是个祸害,还没过门就筹谋着让大房、三房分家。</p>
张茂还是看好赵期昌,毕竟彭黯这个巡抚才能做多久?再说了赵家内部,就是熬时间,赵期昌也能熬死赵鼎明和赵凤翼,这两个人一死,今后赵家即便眼前分家,大房一系也会求着并入三房。</p>
眼前赵家分家,在张茂看来是很愚蠢的事情。而他张家分家的趋势也很大,他也有些压不住自己弟弟张节。张节高升参将之时,估计也就是张家分家之日。</p>
眼前全靠他与张节兄弟情分,以及下一代里张承翼优秀的表现,以及他的女婿赵期昌的明媚前程,才让张节那边对分家持以谨慎态度。</p>
“是啊,是老贼目光短浅。可将来的事儿,谁有能说的准?珠珠,明日你就搬到朱高城那边去吧。”</p>
张祖娥微微皱眉,赵期昌平地修城,城中建筑都进行了预售,除去必须给卫里、府里各家分润的外,剩下的除了赵期昌自留用来收租子的外,其他的都已预售。张茂买了两个临街小院与分下的院子靠拢,已经打通合并成大院。</p>
张茂继续说:“眼前看的着的才是真的,彭黯抛出的诚意,为父难以拒绝。依三郎的性子,断然不会去做什么亲卫将。这个差事,适合你兄去做。”</p>
张承翼当彭黯的亲卫将,张茂做中军副将游击衔,这就是赵鼎明抛出的诱饵,张茂明知道吃下的后果是什么,但也要吃下去。因为只有这样,张家分家的势头才能压下去,他是中军副将游击衔,压住张节那个游击,不成问题。</p>
而张承翼作为巡抚的亲卫将,以后的前程自然是极好的。</p>
张祖娥不用思考就明白,她是留着将来与赵期昌缓和关系的,是张家未来的退路,也是给赵期昌的退路。一旦赵期昌顶不住,也好投奔张家。</p>
不再言语什么,张祖娥连父亲保重之类的话都没说,只是微微欠身施礼,便离去了。</p>
毫无疑问,张茂所代表的捕倭军左军一部将集体响应巡抚改编令文,某种意义上背叛了赵期昌。在私下,背叛的味道更为明显。</p>
赵鼎明反手扎了赵期昌一刀,这第二刀则是张茂刺下的。</p>
到底有多少人扎刀子,赵期昌也不清楚,他还在慢慢等待,这起风波后,捕倭军固然元气大伤,可内部会更纯粹。他期待着新捕倭军的成长,期待着所有背叛者今后的脸色变化。</p>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