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殃及池鱼(2/2)
认真观察赵期昌神态,陈扬缓缓点头:“我信,可为什么你还不愿帮我两淮?”</p>
赵期昌无奈叹息,真不知道这种混蛋怎么被派来负责登莱事务,干脆一骨碌翻身坐起,将葡萄串放在手旁,道:“令狐宏基要给我的好处,我没要;他还威胁我,说是咱升官之日,就是倒霉之时,可谓是恶言说尽。即便如此,陈公子可知为何赵某还是不愿助你两淮?”</p>
陈扬皱眉,他也想不通,还以为令狐宏基许下了更大的好处,可看着赵期昌神态,他也有些想不通,甚至觉得赵期昌已经倒向晋南,只是在骗他。</p>
赵期昌继续说:“我这人有自知之明,对你们之间的斗争是两不相帮,这一点与戚掌印是一样的。原本也可以吃了上家吃下家,可这类两头讨好,两头失信的事情,我不屑于。故而,我不问你想杀谁,也希望你别来滋扰我。”</p>
“至于你所说的此一时彼一时,说真的,对于盐运上的大钱,我说不眼红是假的,可没那个精力去涉足。故而,令狐宏基威胁我,我以辞职为退路。若陈公子这头也要威胁,不妨说说看,赵某也好有个准备。”</p>
说着赵期昌摊手,一副随你怎么弄,我都这德行的模样。在陈扬看来,赵期昌如此行经、神态,简直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一副滚刀肉架势。</p>
陈扬深吸一口气,狠狠搓搓脸,道:“将军言至于此,陈某也非无理取闹之人。只要将军与晋南无关,将军这个朋友,陈某还是愿意交的。”</p>
这句话有多少可信度,赵期昌估计连说这个话的陈扬自己都不知道。也只是笑笑点头:“希望如此,其实陈公子不妨为赵某想想,也就理解了赵某的苦衷。至于两淮,真的是家大业大,何惧眼前?”</p>
陈扬心中诽谤,我为你想,谁又为我想!</p>
所谓的家大业大就是一句笑话,盐运固然能挣大钱,可各方面需要打点的,才是真正的大头。而且两淮经营日久,想要打翻两淮的商团势力太多了。</p>
此次晋南磨刀霍霍,陈扬很担心两淮在朝堂上兵败如山倒,祖宗基业彻底败坏,一发不可收拾。</p>
陈扬强撑着笑容、风度离去,赵期昌坐在陈扬此前坐着的方石上,看看一粒都没动的葡萄串,又看看陈扬阴郁的背影,咧嘴不屑笑笑。</p>
比起令狐宏基那个脑子不正常的遗老遗少外,这个陈扬实在是差的太多,估计满门心思都落在玩弄女人身上了。</p>
赵财端着一碗茶过来,俯身:“老爷,谈的如何了?”</p>
端起茶碗漱口,赵期昌摇头:“***没担当,多大一点事情就要玩弄刺杀手段,估计这人出息也就这么点了。”</p>
说着咧嘴一笑,赵期昌不屑发笑:“我与这人才认识多久,就开口刺杀某人,行事如此稀松,这种朋友不要也罢。”</p>
对于能解决事情的刺杀,赵期昌愿意干;若只是刺杀一些棋子,他才没这个兴趣。就算得手,也是得不偿失。</p>
对于两淮盐商与晋南盐商之间的斗争,赵期昌也了解过,双方的核心力量都在官场,看看官场那些领头人物的籍贯,就能大致分出两帮人的成员。</p>
现在晋南盐商的领袖是甘肃巡抚杨博,当世三大奇才之一。至于两淮,有个尚书王杲能算标牌。其他的,赵期昌就不清楚了。</p>
在官场这个体系中,他的人脉、资历太浅,也没有父祖积累下的情报可供参考,很多事情都是瞎子,全靠推测。</p>
严世蕃自夸的当世三大奇才,如杨博、锦衣卫督公陆炳,以及严世蕃本人这三位当世奇才,都卷入了这场盐商争斗而产生的朝政斗争中。</p>
这场争锋,则是首辅夏言与严嵩争斗的先锋战。</p>
这是波及全国的斗争,他只是一个小棋子,影响力局限在登莱。至于山东方面,他还不够那个资格。</p>
其实,这场波及天下的争斗,已经将他吓着了,他才不愿意搅合进去,急着脱身。</p>
戚继光因为双方争斗而去喂蚊子,是戚继光舍不得官职,这是戚继光唯一的机会所在。而赵期昌,他已经有了退路,巡抚彭黯那边靠不住。可在陕西的贾应春、大名府的张瀚、还有即将调任北京的朱应奎,都是赵期昌的退路。</p>
这也是他敢给吴知府甩脸色的原因所在,他真的不需要太多的退路。退路多了,会让其他人不信任,进而导致退路看着多,实际上都不起作用的尴尬事情发生。</p>
他昨日对令狐宏基的那席话也是真心实意,大不了眼前就辞官,换个地方再出仕。反正他是卫所官,就算辞职辞去的也是差事,如品级之类类似军衔的东西,是不会剥离的。</p>
除非他触怒中枢,让中枢革去一身官职。</p>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