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巡抚心思(2/2)
不满轻哼一声,赵凤翼双手负在背后,道:“我家叔父非是为美色所能动者,恐怕陈姑娘一番心意,要落空了。”</p>
“不,妾身这里有小赵将军想要的消息,光这个消息,赵将军便会出力,为妾身报仇。”</p>
“为何?”</p>
压低声音,陈禾道:“妾身之仇,与赵将军相仿,皆是不共戴天之仇。”</p>
赵期昌有什么仇?赵凤翼一想就知道,深深看一眼这陈姓女子,警告道:“望姑娘莫要作茧自缚,此言若真自是一番好事,若是虚言,我赵氏一族绝不姑息。”</p>
陈禾微笑着欠身施礼,抱着包好的琵琶,领着小侍女回自己的客房。</p>
一帮赵家子弟大眼看小眼,赵凤祥瞅着那背影身段儿心里痒痒,道:“兄长,这女子看上了叔父大人?”</p>
赵凤翼皱眉:“希望不是,且不管他。说说昨夜情况,到底怎么个事?”</p>
昨夜家中都备好家宴,偏偏赵期昌被新任知府给气跑了,这让赵凤翼很生气。他进士身份再有水份,也是进士。一个小小的拔贡监生当到知府也就到头了,竟然还如此放肆。</p>
真要收拾吴知府,赵凤翼有信心熬个十年,就能折腾姓吴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p>
赵凤翼不是简单的进士,他家中有两名地方重将,他混军功是非常轻松的。就算职位不适合,也可以辞职跟着赵鼎明或赵期昌以幕僚身份参赞军机,混到军功屡历中添上重重一笔,那升官速度不要太快。</p>
做知县、拔御史,再去兵部做员外郎,进而当道御史或六科官,就是他对自己的规划,以后在兵部、法司系统混,已经是一种定局。</p>
反正朝廷那么多的位置,作为新兴将门子弟,赵凤翼除了吏部不能去外,其他地方都无问题,其中又以法司中的都察院、兵部最为合适。</p>
而他赵氏一族猝然兴盛,他本人又无婚约在身,娶一个高门女子做妻,拉丈人的人脉也是今后水到渠成的事情。说真的,细细统计自己所有的资源后,赵凤翼心中心气大涨,自然看不上一个小小的拔贡监生。</p>
知府?一个进士官员混到当知府,说明前半辈子白混了!</p>
另一端,王文泽直接拒绝吴知府的私宴邀请,而张茂带着儿子赴宴。</p>
宴中,吴知府端着酒杯赔罪道:“本官赴任以前,就听臬司副使东阳公、大名知府张公、登莱道朱公提点,说是小赵将军非凡人,万不可以寻常军将视之。”</p>
张茂出于礼仪端着酒杯,微微颔首聆听着。</p>
吴知府摇着头一脸苦色:“本官也是卫所出身,自然理解卫所子弟之苦。登州卫能有此气象,殊为难得。本官也无心思与小赵将军生别扭,可省里见不得本官与小赵将军和睦。还请张操守转述一二,务必告知小赵将军,本官绝无与登州卫生龌龊的心思,昨夜之事,只是做给省里看的。”</p>
又是轻叹一声,一副有嘴难言的模样,吴知府端起酒杯仰头饮下。</p>
张茂问:“省里?谁看我捕倭军不顺眼?”</p>
吴知府摇着头,道:“卫所官本就与省里没什么关联,可如今的捕倭军还是寻常兵马?前任巡抚因妖僧惠金、金平而跌落,彭公从北京来巡抚山东,自然要竖立一番威名。而此时山东,各军疲敝,中军标营也被王参将带去广东备倭。眼前呀,唯一能打的就是登州卫捕倭军。彭公就任巡抚已快二月,而小赵将军、大赵将军迟迟不去拜谒,未免说不过去了。”</p>
张茂恍然,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什么巡抚彭黯要建立军功缺打手,这话张茂是不信的。彭黯真要搞事情,何必一来就将王道成所部的标营尽数打发到广东去?</p>
打发原有标营后,彭黯也没有组建自己的嫡系标营,更没有什么军事方面的动作,连各军整饬工作都没搞,说明人家根本不关心这类事情。</p>
人家不重视军事,赵期昌等人自然也没道理贴上去看冷脸。再说没有必要赵期昌去历城拜见巡抚彭黯,在程序上就是一种错误。</p>
现在倒好,借吴知府的口来传话,责备捕倭军不会做人,这到底怪谁?</p>
登州卫这边根本没人去琢磨新巡抚彭黯的心思,彭黯将原有标营一脚提到广东,哪有标营空缺的说法?他只是将标营编制空出来,等着捕倭军自己去投靠,然后全员改建为标营中军。</p>
各军看出来彭黯心思的机灵人也就没凑上去讨没趣,没看出来的也就过自己的小日子。反倒是捕倭军,一直没表示。</p>
弄得彭黯心急,这才借吴知府之口来提点一下这帮只会干仗,不懂做人的粗汉。</p>
实际上贾应春、朱应奎、钱知府都看出彭黯的心思,钱知府是懒得搅合。贾应春、朱应奎都不愿意捕倭军被彭黯连骨头啃下去,自然不会提点赵期昌。他们还都希望捕倭军待在登州卫静悄悄藏着,等他们需要时拉走,一起干大买卖。</p>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