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 明朝小刁民 > 第一百八十五章 招远有什么?

第一百八十五章 招远有什么?(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赢家之梁健升职笔记 致命谎言 大小姐的终极高手 近身狂兵 都市邪神 万古帝尊 命运派对 绝世丹神 妖颜惑众:毒宠倾城大小姐 万古帝神

而山东有不少外派的监守,又因为靠近北京,这地方也属于出产宦官较多的省份。当然,山东、河南、山西加起来,也不如河北的太监多,这地方贫户子弟自阉不算稀奇事,就连士绅子弟也会给自己一刀,好谋求那一份传说中的富贵。</p>

而且因为当宦官成风气,导致不少宦官都不需用刀子割。为什么?因为刚生下来的孩子,父母担心未来养不活,或者给娶不起媳妇,或者家里产业太少,就找专业的女佣来照顾,然后一把捏碎……</p>

唔,捏碎后没了烦恼根,孩子将来运气好能在宫里吃饭,兴许还能给家族带来一场大富贵,多好的路子?总比将孩子淹死,卖了强。</p>

溺婴是一种传统,不限于女婴,条件不好的地方,连男婴都溺。宋朝福建出了个丞相,险些在刚出生时被父母溺死。而苏东坡记载中,相对富裕的两湖地区平民家庭也历来只养二男一女,多出来的命运可想而知。所以苏东坡记录这个,说的不是溺婴,而是民间女少男多的问题。</p>

再所以,这年头有正规编制的宦官,社会上是笑贫不笑娼,对宦官行业平时谈论似乎很看不起,当一个有正儿八经编制的宦官出现在面前,可没人敢去嘲笑,巴结还来不及呢。</p>

至于军人,因为军饷少、时常克扣、拖欠,娶媳妇、吃饱自己肚子都成了问题,自然没人愿意给军人嫁女,自然也就导致地位低贱。当然,出头的军将,没人敢招惹。</p>

比如赵期昌,只要有人当众侮辱他,言语间让他抓住把柄,当场杀了事后也罪不至死,顶多丢官。甚至,只要别人骂他,他当众给宰了,只要情理上能讲通,杀的又不是什么大背景、大名声之人,撑死也就削官、流放充军。</p>

当然了,大明朝的官员一向是有特权的,在官宦选拔一事上也不例外。比如宫里每次缺少宦官对外征募时,首先会照顾官员。每年都有那么一次,让各地官员家庭而自阉的子弟报备有司,只要宫里缺人,都会优先招这一批素质相对优秀的。</p>

前不久还有一个进士太监致仕,这位也倒霉,被分配到宁王府当王府属官,正好赶上宁王造反。事后情有可原,正德判他一个充军之罪。《大明律》充军有终身充军和世代充军两种,这位成姓进士是世代充军。</p>

就上书正德皇帝,说不愿意连累子孙充军,甘愿领死。又不能不惩罚,毕竟这进士卷进去虽然迟,可也有隐瞒不报的罪,所以就判了宫刑,成为为数不多的进士宦官。</p>

至于如何与诸位公公打交道……</p>

那位鲁姓宦官来到车马围起的辕门前,根据拜帖信息,赵期昌亲自迎接拱手:“本将何德何能,竟能入杨爷法眼?得知鲁爷亲至,着实让本将受宠若惊呐。”</p>

《大明律》,内官交结外官者,斩。</p>

当然了,一切都按法律来,还要官员做什么?</p>

那位姓杨的矿监敢正大光明派手下人来找他,那说明一定是有事情的,甚至可以算是宫中许可的行为。大明朝的文武逾越一些,干些糊涂事是经常的,可宦官很少这么干。不说皇帝,就算皇帝天天睡觉,谁犯了规矩,同僚、下属就能撕了他。</p>

没错,宋朝的宦官喜欢被人以公公称呼,公是指雄伟的男子,公公自然是雄伟中的雄伟。以至于这年头公公成了宦官的代名词,你当面称呼他们为公公,无异于指着人家脑门骂人家身体残缺。</p>

宦官之中,同辈之间都是称呼对方为某某爷,对前辈都以师父、师叔称呼。他们能参与的国事也只限于宫里的一部分,作为皇帝的家奴这自然也就是私事。所以内部都是私人称呼,给皇帝办事时,也是以私人称呼为主。</p>

故而,江湖上显得草莽的称呼,反倒在大明朝的宦官阶层中开始流行。这在大明朝不是什么秘密,保不准你家邻居那个姓王的老光棍老早就把自己切了,专心等待宫里招人的消息。</p>

鲁宦官神态矜持,抱拳拱手,声音柔和:“我等刑余之人,何足将军挂齿?师父差小鲁过来,要与赵三爷谈些私事。算起来,小鲁与三爷也有香火情分在,师父与三爷同为真武一脉弟子,故而,三爷无需担心什么旁的。”</p>

赵期昌稍稍一想就明白了,一个崇道并嗑药修仙的皇帝,有一帮与道门亲近的家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p>

拱着手,赵期昌敛去堆出来的笑容:“还请鲁爷明言,对于杨爷的事情,赵三并未听及师尊言及。”</p>

见他敛去笑容,反倒让鲁宦官露出微笑:“蓝师伯代师收徒,师父这才入了真武门墙,添为外门弟子。而蓝师伯那里,与大师伯同脉,一长一少。据师父言,说是蓝师伯与大师伯名为师兄弟,却情同父子。而三爷若不介意,可称呼小鲁一声师兄。”</p>

赵期昌缓缓点头,打了个稽首问:“鲁师兄,小师叔那里,近来可好?”</p>

赵期昌有那么一个蓝姓小师叔,只是常年云游山东各处,老道士提起来似乎很看不起。因为这位小师叔在各处山里跑,为的就是找一处风水极好的地势修建真武别院,说是为了养老。</p>

用十几年的时间来回跑,只为年老后住的舒适一点,这样的想法、行为,赵期昌也不好评价这位长辈什么。</p>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目录
新书推荐: 假太监:苟在后宫修炼成圣 冷宫奶团忙碌碌:这家没我得散!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凶猛败家子:开局捡个便宜美娇妻 大明:我想摆烂,你却让我当皇帝? 新十日谈 三国:蜀汉败家子,开局火烧卧龙岗 从黄巾开始杀穿三国 大明第一武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