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蛮横跋扈上(2/2)
说着抬手抹一把脸上血迹,变成一脸的血。</p>
孟尚守缓缓敛去笑容:“虎爷,咱只知道三哥应征成了捕倭军,旁的可不知。”</p>
“你他娘的见过如此跋扈蛮横的捕倭军!”</p>
吼一声,傅白虎说着挥手:“真的,以后我固堤店巡检司,惹不起五爷。还请五爷按规矩做事,别犯了我巡检司的规矩。”</p>
傅白虎的考虑是有道理的,蛮横的官军他见过,重将、大帅的家丁一个比一个蛮横,吃几鞭子都是小事,惹怒了一刀下来卸你一条胳膊。陈明理如此蛮横、根本不管今后的退路,哪是什么胆小本份的捕倭军?</p>
唔,这里虽然距离北曲山战场不远,可隔着四五百里,这位根本不知道登州卫捕倭军的战绩,更不清楚捕倭军背后站着的大神是道员朱应奎。</p>
孟尚守眯眼,缓缓点头,不再言语什么。这一行买卖哪能按规矩做事?摆明了要翻脸断他财路,孟尚守还有什么好说的。</p>
潍县东门城楼一侧,赵期昌环视俯览城中布局,一旁知县抬手四处指着城中各处街、坊名字,以及主要构成人员。毫无疑问,北城应该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人,也是需要保护的重点区域。</p>
就如同登州城那边,赵期昌派赵显巡哨北城街道一样,不是派赵显去清查奸细的,是让他去保护北城的有钱人,为了避免麻烦罢了。</p>
潍县的外来人口不少,多是游商、护卫或镖局之类的,这地方是登莱两府北大门,繁荣仅次于登州蓬莱县,比莱州府府治所在的掖县也还繁荣、热闹三分。</p>
此时天色渐黑,等这知县说完,赵期昌一手端着茶碗,一手指着道:“南北东西分界,每条大街三什,这个差事交给田家兄弟来办。”</p>
田亮点头,稍稍不满道:“将军,我田家儿郎也不是兔子、肥羊,何故捡些零碎军务予咱?”</p>
赵期昌瞥一眼:“一句话,干还是不干?”</p>
撇撇嘴,田亮负气拱手:“得令!”</p>
一旁姓李的知县急了,问:“赵将军所部行军劳顿,可是要连夜清查?”</p>
潍县的油水绝对比掖县的高,更不用看府里老爷的脸色,能坐到这个位置上当知县,自然也是底子稍硬的,自然也知道一些事情。</p>
比如臬司副使贾应春将要升调陕西右参政一事,山东这边的参政基本上没什么军务职权,可那是陕西的参政啊!只要坐稳了,就是跟着蹭军功,那升官速度都是很快的。</p>
赵期昌对着知县拱拱手道:“李知县,省里的意思就是如此急促。若无必要,本将也想让弟兄们睡个安稳觉。省里看重我捕倭军,我捕倭军自然不能给省里丢脸。劳烦李知县早早封闭城门,传令各乡搜查鞑虏奸细。”</p>
对着赵期昌也拱拱手,这位知县也听出了送客的意思,说了两句话赶紧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p>
赵期昌便继续说:“今夜先将西南这边扫干净,只要这里干净了,城里也差不多就没事了。赵显、陈明理分别负责南北,能抓活口最好,顺藤摸瓜我等也省事情。”</p>
赵显、陈明理拱手:“得令。”</p>
赵期昌点头:“那就休息一个时辰,待城中宵禁后,与三班衙役一同清查。另,今夜我就住在南城城楼里,有事情即刻来报。”</p>
三百余骑根本没去城里溜达,而是从东门里头跑马斜坡上而上,骑着马在城墙上转了半圈,准备干粮或抓紧时间休息。</p>
孟尚守见着了城墙上的捕倭军,心中有些不以为然,感觉没能入城是因为知县反对,被管制住了。他哪知道,赵期昌是担心军士买东西或谈话间暴露消息。他要对付的奸细并不是什么职业奸细,都是半吊子,警惕性没那么强。</p>
甚至说不好,还有奸细会跑过来近距离观看内地军队在文官手里吃瘪。</p>
城中西南角,孟尚守领着人租了个小院,正生着闷气。顾忌陈明理,以及私盐的主人,巡检司没有对这一批运输的私盐动手,下一回……不会有下一回,因为这件事情传出去后,盐商下面的各地管事,不会给他发单子。</p>
潍县是登莱北大门,是经济运输的交通核心,也是各路人马的常规聚点,这里的牛鬼蛇神,远比登州府要多,而且临近青州府,更显得复杂。</p>
孟尚守前脚租好院子,后脚陈明理就领着五十余骑过来采买。采买所需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赵期昌也觉得人手不足,准备拉一批人帮着干围追堵截的差事。</p>
不需要这里的各路汉子冲杀在前,只需要他们不添乱,帮着呼喊两声壮壮声势便成。</p>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