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梁梦龙(2/2)
梁梦龙还是说:“将军,粽子做军粮,的确有门道。若是粽叶裹了干糯米、果肉或盐,再晒干储放,应该是耐放的东西。大军行军时,也方便煮食、分发、携带,可行进中使用,此乃利国利军之物。”</p>
一边庆童剥着粽子忍不住发笑,一些反应过来的军官也都笑了,笑的无奈。</p>
白庆丰咬一口粽子,对着迷惑的梁梦龙道:“梁先生,这批粽子一共五千枚,将军还出了五十斤蜂蜜。负责制作的也是将军族人,各类消耗算下来,将军掏了五十两。五千枚粽子发下来,所部上下也就每人十枚,一日就可吃尽。”</p>
努嘴,沉吟,白庆丰补上最后一刀:“而军中平时,三餐吃饱,一人不过九合米,百人不过九斗余,我部中军将士五百,一日军粮、蔬菜折算粮食,也就六石支出。折算银钱,不过四两。粽子是好东西,若依先生的意思来做,只能是咸粽子。”</p>
梁梦龙听着皱眉,缓缓点头,最贵的不是米,而是和蜂蜜,这两样对于城中百姓来说,都是奢侈品。</p>
其实采购的材料做了七千多枚,余下的以及一些寻常粽子都留在酒楼准备明日售卖。如此多的粽子将会由留在城中的伤兵在各处摆摊挣点幸苦钱,所谓的牛鬼蛇神也不敢叽歪什么。</p>
赵期昌摸着下巴道:“若是咸粽子,以五千枚七八石米为成本,若口感适宜,还耐储放的话。今后出军,不妨准备一些干粽作为军粮补充。野外驻扎,光吃面饼,也不是个事。”</p>
咬一口缀着酸梅的酸甜开胃粽子,赵期昌看向李羡:“这事回去了试试,弟兄们为国奔波本就幸苦。改善伙食,多销一点也不算什么。”</p>
李羡点头应下,周围人都知道赵期昌这笔钱搞奢侈粽子干什么,这类粽子一个成本将近五文钱,为的只是让下面人吃点甜的,弥补一些可能出现的遗憾。</p>
赵期昌积心处虑收买人心的对象也就那么七八个能力出众的人,其他人赵期昌只是按着前世以人为本与人为善,今世儒家‘仁’的教育去按着良心做事,遵从的无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白了就是把人当人,从始至终不能说是坚持,只能说是按着良心做事,自然而然的就把人心、军心聚了过来。</p>
稍后吃饱喝足,陈明理兄弟二人领着游骑二十余过桥,一路直奔黄县东门。</p>
隔着不到十里,黄水桥边一串火堆已经引发夜里值哨衙役的警惕,看着打着火把而来的一队骑军,立马敲响铜锣,更有衙役指着火把跑向烽火处。只要这伙人来者不善,那就点燃烽火向登州方面示警、求援。</p>
“来者何人!”</p>
一名头目穿着罩甲探头喝问,他两侧四五名黄县民壮充任的捕盗弓手站在门楼前的垛口外,张弓扣箭。黄县没有卫所军,夜里、平时治安城中全靠三班衙役以及捕盗弓手。</p>
至于城外乡野之地,那就是地方宗族的天下,官方保甲训练的团练兵,地方大族的护院、操训的乡勇都是治安力量。而保甲又多是地方豪强充任,基本上县城外面的各类零碎武装杂乱而多,与城里衙役、捕盗弓手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p>
高举火把,陈明理高声道:“本官乃登州卫百户,充任捕倭军中军哨官陈明理!我部赵将军奉登莱道员朱公、省里臬司副使东阳公军令,前来公干!速速通报此处知县,莫要耽搁军国大事!误了自家前程!”</p>
“口说无凭,可有证据!”</p>
陈明理高喊一声回应:“这就射来!”</p>
说着打马让开,火把照耀下,陈明心也不下马,就在马上张弓拉到八分满,一箭射出破空而去。</p>
“哚!”</p>
一声闷响城楼下几名衙役、弓手猛地缩头,扭头看去,本该是朱红色却常年未曾修缮的木柱上一根白羽箭杆微微震荡。</p>
随后破空声接二连三,一枚接着一枚白羽箭钉在木柱上,隐隐聚成一个圆。</p>
下面不再射箭,管事的班头这才小心翼翼看一眼,站了起来看着下面二十余骑,干干笑道,拱手:“兄弟好本事,稍后!”</p>
陈明理也马上抱拳,扬着下巴:“速去通报你家知县,若耽搁了大事,这知县也就到头了!”</p>
陈明心拔下鹿角扳指,下巴一扬眯着眼:“哥,如何?”</p>
“小太史陈明心陈五爷,自然是极威风的。”</p>
夸一句弟弟,陈明理左右打马看着城头,心中感叹,这当兵威风起来还真是厉害的不得了。以前他做的买卖也就类似镖局,帮着盐商运盐,或做些别的押镖买卖,甚至绑票勒索之类的事情。而给盐商做买卖更多一些,还不是嫡系盐丁,属于那种外围力量。路过各处哨卡时,没少看人眼色受人刁难。</p>
一个小小的九品巡检、副巡检就能让他赔笑,卑躬屈膝。而一县知县则是握着巡检命根子的百里侯,父母官大老爷,如今还不是让他拿着鸡毛当令箭,给呼喝来了?</p>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