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汉胡不两立(2/2)
说着又抬起头,看向赵期昌,掌灯缓缓道:“次年,吉囊纵淫乐,病髓竭死。其子扳不孩居套中,诸子不相属,分居西边。其弟俺答日益强盛,长子曰黄台吉,次曰青台吉、赤台吉,皆各拥骑万余。黄台吉臂偏短,善用兵,鞑虏兵卒畏之甚于俺答。时纠诸酋及叛人高怀智、李天章,各拥众数万,经朔州破雁门,越太原,列营汾河东西。可恨我那友人举族惨遭荼毒,某与鞑虏,此生不共戴天!”</p>
“而吉囊勇猛无志,其人身死,其弟俺答再无人能制。如今吞并吉囊旧部右翼三万户,又纠集、厚待边塞逃军以为羽翼,兵马二十余万,所图必然不小。”</p>
“然,将军乃名将之姿,他日亡鞑虏者,非将军不可。”</p>
说着,掌灯站起,拱手:“若将军愿助敝人屠尽俺答一族,某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p>
赵期昌摸着下巴,神色坦然看一眼虚平,虚平抚须不语。片刻,赵期昌道:“先生高看某家了,朝廷坐拥四海,良臣猛士比比皆是,某家何德何能可灭鞑虏?”</p>
掌灯道:“将军在莱山时,敝人就关注将军,又观将军行事,心知将军他日必为国之柱石,有擎天之能。卫中戚继光有帅才,而志向不及将军多矣。”</p>
赵期昌抬头,努力想从那猪八戒面具眼眶幽黑双洞里看清楚掌灯双眸,这个人一定很了解他,甚至是以前的朋友。</p>
黑漆漆一片,他什么都看不到,自嘲一笑:“先生着实高看了,何况目前,我赵期昌纵是有心为先生报仇,为国雪耻,也是有心无力。”</p>
掌灯摇头:“若将军有心,可捕尽登莱叛贼,断鞑虏一指。”</p>
赵期昌皱眉:“兹事体大。”</p>
掌灯又说:“将军行事,山东地方故作不视,朝廷也不以为意。然而鞑虏可不如此看,荡灭登莱背祖从虏叛贼,对将军而言而是好事。若有朱应奎手令,即墨三营又在将军兄长之手,封锁各处,顺藤摸瓜可谓是瓮中捉鳖。”</p>
赵期昌回味,疑惑一句:“顺藤摸瓜?”</p>
掌灯点头:“是,蓬莱之地贼子三十余,已在敝人掌中。若将军朝得令,夕可一网成擒。不出三日,口供、铁证俱在,容不得省里质疑。到时山东捕获数百从虏贼子,皆有籍可查。上报朝廷,各地不得不查。如此,可断鞑酋俺答之耳目!”</p>
赵期昌缓缓点头,他的确有这个底气和把握,问:“先生,为何断定,我赵期昌会被这番言辞说动?”</p>
掌灯拱手:“因将军是汉人,自古汉胡不两立。敝人虽不满朝廷,可也知兄弟阋墙外御其辱之理。”</p>
“可以,五月初一,本将出兵擒贼,还望先生助力。”</p>
“助将军,乃助己。到时,将军询问虚平真人即可。”</p>
深深长揖一礼,掌灯抬起头:“那敝人告辞,静候将军佳音。”</p>
赵期昌微微颔首,露笑:“某就不送先生了,先生可放心离去。”</p>
掌灯抱拳,赵期昌也抱拳,静坐着看着掌灯转身离去,看着其背影、走路姿势、特征,微微眯眼。</p>
等院外清静后,赵期昌扭头:“师兄,这人具体什么来路?陈师兄说是白莲教的,而师兄与其也看着相熟,着实让师弟疑惑。”</p>
虚平道:“师叔早年有一知己好友,便是上代掌灯。这股白莲,非我真武一脉仇敌,说是世交也不为过。师叔不与师弟细说,自有师叔的道理在。不过师弟可以安心,谁害师弟,此人不会。”</p>
点着头,赵期昌咧嘴笑笑:“有意思,整个朝野都嚷嚷着要收复河套,可鞑虏密探都已来了山东,却都不知,可笑,可叹。”</p>
虚平笑笑:“可这也不正是我等机会?师叔那里已有考虑,若师弟这里得手,会走道门的路子将军情上达天听。说不得,我真武一脉能获得朝廷一份厚礼。”</p>
“哦?”</p>
虚平笑着解释:“道门之中已有消息,今岁皇帝要增天下道籍,估计在两三万之间。”</p>
道门收正规徒弟,不是看自家财力与对方意愿,而是看有没有剩余的坑,有了这个坑,才能安置更多合法的弟子。坑多了,招收弟子也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p>
前朝正德武宗皇帝天纵英才能短短时间内学会梵文,结果京师和尚汇聚,连乌斯藏的喇嘛都过来了,鼎盛时达到两万多人。而现在风水轮流转,该道门抬头了。</p>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