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家中会议(2/2)
马这东西比牛更不耐使用,而恢复起来也更麻烦。</p>
赵期昌看向被告,仿佛法官一样问:“管家所言,二家如何看?”</p>
两家四人都不好意思开口,反对事实明摆在那里,承认的话,岂不是坐实了自私自利以怨报德的名声?</p>
文靖圆低声下气道:“家主,文家这边实非有意,而是喂养牲畜的事情交由老幼。管家当时点出此事后,我文家也询问了下头,全是因未能详细讲述喂养要求而产生的误会。”</p>
赵财可不给文靖圆什么面子,是自家老爷亲舅舅不假,可根本就没管过赵家兄弟。而且文靖圆原来也只是寻常山民,在文家内地位提升,还是看在赵期昌的面子上的,就连大名文靖圆也是去年年尾起的。</p>
文家想的也简单,就是推出一个家主的舅舅来,想占主家的便宜。效果自然是很好的,文家这次分到十五匹马。</p>
陈家也是分到十五匹马,可人家接受这批畜力是表示接受主家善意,实际上根本不使用,反倒养护的十分周到。</p>
赵财端着茶碗,呵呵说着语气越发严肃:“误会?这可仅仅是一句误会能说过去的,下面喂养的人不知情可以理解。可使用畜力的人,别说也是一个个都不知情!依老奴看,分明就是为了多开田地,还不愿按照要求喂食精料,摆明了吃着我赵家碗里的,还要砸我赵家的锅!”</p>
刘文二家四人垂首,算是默认哑火了。</p>
说着赵财又看向赵期昌,拱手:“老爷,如今家中初创。刘文二家如此行事,若不惩处,恐怕将来人人心存侥幸,靠着侵占主家仁德之心而聚自家之财,一处如此获利,必然处处效仿。抱着法不责众之心,到时群起效仿,老爷到时又该如何处置?老奴以为,当防微杜渐,惩小警大。”</p>
常信平也开口:“家主,下官赞成管家提议。此时惩戒仅仅折损二家情面,若拖到各家效仿时,必然损伤家中元气、人心。”</p>
没人帮这二家,这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p>
赵期昌缓缓点头,在二家四人绝望目光中开口:“既如此,那就稍稍警示。拨付于二家的二十五匹马五日内不可下地,务必顿顿精料饲养,待畜力恢复后,在初六日下地。如此,二家可曾愿意?”</p>
四个人起身,一脸纠结拱手:“愿服。”</p>
都想的简单,少喂点豆料省钱,让赵期昌的马给他们多干点活。毕竟六家庄子只是大致划分了范围,具体多少就看能开多少田,一个个都是拼了老命在开田同时,还在卫里拉各种亲友回来做助力。</p>
宋景润见了这架势忍不住干咽一口,他宋氏一族底气最弱,为了多开田地也有这种打算,甚至也这么做了。幸好十匹马拨过来,才用了两三天,看不出什么变化。</p>
陈明理在左,陈明心在右作为陈家代表人,兄弟互看一眼笑笑。陈家不缺马,随着北曲山战事落幕,陈明理的江湖威望见涨。</p>
在月底时,很多跑江湖的人前来投奔,如今家中人手充沛,就连马匹都有二百多匹,根本不缺畜力,他们也更心疼畜力,都是分班使用。甚至很多马匹养着,各家看着红眼想借都不给借。</p>
随后,开始由白庆丰诵读各家开地进度、人口多少、工具储备,将各家数据摆出来。具体能开多少,还要等春耕结束后确定。而眼下,陈家庄发展迅速,估计能力压余下五家,垫底的自然是人口老幼加一起堪堪过百的宋家庄。</p>
这些消息让六家人听在耳里,急在心里,可都已经很卖力的在开垦了,可真的没法子加快进度。</p>
随后,李羡开口:“家中还有一事,是东家在北曲山一战时广布仁德而产生的一件事情。当时各卫损失惨重,多有伤兵无法撤归,东家仁德收养这千余人。而此时这批伤员多已康复,陆续前来投报东家活命之恩。具体能有多少人也无法估算,目前已有三十七人,其中十二人携带家眷。此事关系家中稳定,还请东家早拿主意。”</p>
“外人?”</p>
乔家一名干事诧异一声,随即被一帮人瞪着,低下头去。</p>
见他低头,赵显不快闷哼一声,看向赵期昌拱手:“家主,这批人怀报恩之心,自然也都是本性不恶之人。也经历过战事,虽是败兵,可这也是一番难得的经历。若操训得当,想来这些汉子,是宁愿战死,也不会当败兵、伤兵了。”</p>
六家那边丢了个大面子,没人敢提异议。</p>
而陈明理摇头反对:“下官不赞成,败兵就是败兵,心怀侥幸。下回上战场,说不得又会逃避。而家中土地有数,拨给这些人耕种,会引发新旧矛盾,此事终究不美。”</p>
刘瘸子刘宗贵就坐在陈明理身后一位,则开口:“我这粗人知晓的不多,可也知有容乃大的道理。这些汉子念东家恩情,前来报恩可见都是知恩图报之人。东家好生收纳这批汉子,今后各路好汉子,受迫于生计,也会来投奔。况且,这些汉子来自登莱各卫,家主仁厚名声,也将传遍登莱。此事,某刘宗贵,支持。”</p>
赵期昌见没人开口,甚至看向庆童,庆童也不愿表态,就问:“管家,家中钱粮度支几何?”</p>
赵财道:“老爷,家中余粮可再养闲汉一千,可度支三月有余。”</p>
“既然不缺粮,那就收纳,造册安置在庄内。”</p>
他可是很缺劳动力的,见左右再无人提议,便道:“二月初三就是九九最后一日,初四开始,便开始正式春耕。初七日惊蛰,也望各家各处抓紧时间,莫要耽误时辰。”</p>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