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车(2/2)
干咽一口,赵期昌有些难以启齿:“真的假的?听朱应奎说,这家伙父祖都为国殉身,是锦衣卫出身,还是宫里的宿卫将军下来的。”</p>
老道士抚须,轻轻摇头:“他是锦衣卫不假,又是皇帝宿卫是真。可谁说他就不能是白莲教人?老道可记得清楚,这位是河间府静海县人。对了,人家朱应奎收你做弟子,不要人背后就直呼其名,传出去不好。”</p>
赵期昌嘿嘿做笑:“估计他也是想拉个垫背的,有了师徒之情,将来刘磐这件事儿东窗事发,可能还酝酿着什么弃车保帅的戏码。”</p>
他没必要为朱应奎去死,可一个亲传弟子为师尊去死,就说的过去了,反正赵期昌是这么估计朱应奎的。</p>
老道士听了呵呵一笑:“养一个卒子不容易,养一个横冲直撞的车更不容易。你小子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估计你心头也疑惑,老道好端端的与你说玄成武之事所为何事。”</p>
“师尊明睿,弟子也犯迷糊。”</p>
“呵,装傻充愣。”</p>
点评赵期昌一句,老道士拉起窗户用木条顶起,笑着:“老道无心去西南了,这一路来去七八千里,还要看一帮老朋友脸色做事,这事情着实窝囊。其实,老道也想明白了,这是我这一脉的事情,没必要将其他人搅进来。”</p>
说着看向赵期昌,赵期昌缓缓点头:“师尊的事情,也就是弟子的事情。”</p>
他知道老道士要干什么,要拿刘六刘七兄弟的旧部开刀,为真武一脉折损的一代人报仇,这可能就是老道士唯一的执念了。</p>
甚至他怀疑虚平上北曲山落草,也是老道士安排的事情,为的就是确认北曲山一伙人的属性。若是将来北曲山贼做大,还被白莲教染白,那收拾起来也就简单了。</p>
老道士轻叹一声:“这就是我这一脉欠下的,你忙你的去,今后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p>
赵期昌的前途已经很明朗了,他打消去西南的心思,就想着多挤出时间教导赵期昌,指望赵期昌来报仇。可这么做,与朱应奎之流又有什么区别?</p>
他打消了原本一直存在的计划,也让他拨云见日开始沉思自己原本一直坚持的理念对不对。是他这一脉的弟子坑了真武北方一脉整整一代人,怎么补偿?是将逆匪旧部绞杀干净,还是从其他方面补偿真武一脉?</p>
比如,给真武一脉在军界培养一个极大的保护伞。</p>
朝阳东坡下二百步外的操场,墩中人户帮着卸运、入库,赵财、赵禄忙的团团转,分出人手做着各类准备,前后隶属于赵期昌本人的一百八十多匹马成堆聚在一起,就让两个人高兴的找不着北。</p>
一共十二副棺材还在车上等待装卸,现在归来的军士都是大房、三房的子弟、家生子,三房这边找不到自己从征归来子弟的人家,已开始慌了手脚。</p>
赵期昌来到牛车边,看着车上叠在一起的六具红漆棺椁,扭头:“赵禄呢?”</p>
没几时,赵禄赶过来,棺椁周围聚集的人户情绪低落,已经有妇女忍不住哭泣,哭声渐大。</p>
赵禄一脸笑容上前给赵期昌行礼:“老爷神武,天佑我赵家得此大胜!”</p>
赵期昌扭过头去,抿着嘴,吸一口气道:“老禄……节哀。”</p>
一脸笑容,赵禄眨眨眼睛,笑容渐渐敛去,握着袖角擦擦眼角:“我就说么……那小子怎么躲着不见老奴……老爷,老二没白死,老奴心里头不难过。”</p>
赵禄还有个亲哥哥赵福,年纪轻轻死在昌平帝陵修建工地上,而赵禄因为灾害原因也失去了生育能力。</p>
赵禄这一代,大房早一辈当家的那位一共给赵鼎明安排了八名副手,另外四个以东南西北命名,都已经没了。另一个赵寿,就是大房此时的老管家。</p>
赵期昌从腰囊里取出名册,抽抽鼻子,递给赵禄:“所有弟兄都已洗过了,穿着新衣裳。上头抚恤也都写明了,老禄这事你去办吧,将弟兄们好好葬了。如果各处家里头愿意,就入葬祖坟里,撤军时我已与大兄说过了。生是我赵家人,死也是我赵家的鬼。宗祠那里入夏后也要翻修,这些为赵家死的弟兄,都会供奉在偏殿。”</p>
赵禄止不住淌着泪,上前接住册子,手颤抖着翻开,看着一串串熟悉的名字,有几个人都是造册编入捕倭军名额时才起的大名。</p>
抽着鼻子,赵禄问:“老爷,老二没给家里丢脸吧?”</p>
赵期昌摇头:“他负伤不退,冲在前头杀敌,杀了两人,流血太多才没得。”</p>
赵禄抹一把泪水,道:“老爷,当年老奴兄弟三人为老赵家做事,现在就剩了一根独苗。老奴也不敢奢求什么,就希望能给老周家留个香火。”</p>
赵期昌点头:“行,周通就转入家中,跟着老禄你学学术数,等过几日,咱让他下去做个佐事。”</p>
一片哭声中,他漫步回墩,很多归来的捕倭军都显得特立独行,或发呆,或做事木讷,多神思不属,神态漠然,显得有些迟钝。</p>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