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 明朝小刁民 > 第一百零六章 与时间赛跑

第一百零六章 与时间赛跑(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赢家之梁健升职笔记 致命谎言 大小姐的终极高手 近身狂兵 都市邪神 万古帝尊 命运派对 绝世丹神 妖颜惑众:毒宠倾城大小姐 万古帝神

老道士不做考虑便点头,他考虑的也简单,赵期昌不可能一直远离部众在他这里练剑。赵期昌现在这种学艺态度,已经让他很满意了。</p>

一开始他见赵期昌小小年纪却有远超同龄人的耐力、坚韧心智,而且是军户有从军的愿望,看性子也不是一个老实本分的性子,是个会折腾的主,就想收为弟子。</p>

那时候想的可不是什么亲传,而是先收为道童,再进一步成为陈明理那样的记名弟子。他设想的很好,可赵期昌步伐迈的太大,又赶上了卫里变革的第一步,导致赵期昌身份发生极大的反差。</p>

那就是现在的赵期昌撑过去,足以成为登莱强力将门。这样的门第,想要上门授艺的人自然不少。不少将门家中的教头、客将就是这种来路,江湖人怕道门、佛门,就是因为道门、佛门背后有军方的力量。</p>

将门与道门、佛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赵期昌有望开辟一个将门,那自然不是记名弟子所能收买的。收为亲传后,赵期昌没出师前,其他人也不好意思上门。</p>

赵期昌是道门弟子,以后真武一脉弟子在外惹了祸端,上门寻求庇护赵期昌自然会庇护这些师门师兄弟。一个有了靠山,一个有了打手,很简单的逻辑关系。</p>

只要真武一脉弟子没被杀绝,就能这样传承下去。</p>

最重要的是赵期昌是有望建立将门的人,他这类新兴将门是最受朝廷喜欢的,背后没有那么多盘根错节的关系,只要主事人不犯糊涂,朝廷就不会打压。</p>

戚继光算起来是第二代,勉强也能算是新兴将门。这种将门是朝廷喜闻乐见的,牵制关系复杂的老将门,淘汰那些落伍的将门,是朝廷历来的一向作风。</p>

将门听着高大上,在赵期昌理解中就是一伙雇佣军。有自己的产业提供最初的运行资金,带着一票敢打敢冲也会打架的人帮朝廷看场子,获得的就是名望、以及各种好吃好喝。</p>

在老道士的传统目光下,将门是这样的,寻常将门是家主用武技、为人品德折服族中、乡里血勇青壮,然后带着这帮人扩展家业,发展这个集团。等到了一定时候,地方官会举荐,这也就是所谓的‘山野将种’,考核合格,那举荐者也有功劳。</p>

另一种将门的来源就是军中一步步升上去,有着深厚军方背景,靠着过往战绩、屡历积攒下自己的武装小集团。卫所出身的,还有募兵出身的,都是这一类将门。</p>

这一类将门天生与军方关系亲近,就说赵期昌吧,说的高大上就是开国元从将士之后,六世报国,这样的先天资历摆在那,你说朝廷是喜欢赵期昌,还是喜欢所谓的‘山野将种’?</p>

山野将种说的好听是将种,说的难听就是地方祸乱的根源,是典型的草莽出身,盛世的将种,乱世的草头王。要不是压不住这类人,这类人就别想着通过举荐进入体制。说的难听了,地方官举荐这类治安毒瘤,可能更大的目的就是将这堆麻烦交给战场处理掉……</p>

毫无疑问,赵期昌的产业越大,手里弟兄越多,也会在地方官眼里越来越刺眼,绝对会联合起来一起向朝廷举荐,能把赵期昌夸到天上去。</p>

所以人老成精的老道士,根本不担心赵期昌出路。只要赵期昌站稳脚,在地方有钱有武装,这种人物朝廷怎么可能不管你?</p>

就算地方官装聋作哑,周围的士绅可不是瞎子,这些赵期昌的邻居看着赵期昌发展自然寝食难安,托各种关系也会把他举荐上去。</p>

这不是报复,也不是陷害,而是举荐……</p>

当真是做好事不留名。</p>

这也是自古以来特有的传统,维护地方治安、平靖的有效手段,给朝廷提供敢打敢拼的优质炮灰。可在大明朝有些问题,那就是军将名义上有远超文官的品级,可地位反差实在是太大。一些心高气傲的人,根本不屑于当武官。</p>

明末的熊廷弼,进士出身不假。可这位年轻时先中武举,感觉路子不好走,又埋头学习几年,又考了个举人来。连中大三元的人有,可文武双举人的,就熊廷弼这么一号人物。</p>

隋唐以前文武不分家,这种举荐权可是很值钱的,是高门与寒门之间的巨大屏障。自宋以后,文武分家明显,举荐权一直在,可仿佛淡出人们视野,就是因为这东西不值钱了。</p>

名门子弟不需要这东西,可举荐权一直在,就这样在地方官手里,成了清除地方不稳定份子的有力手段。</p>

当然,事情也不会做的那么难看,通常以文官的做法是,把你赶跑了,让你背井离乡,也能说是让你为国效力,给你这个机会是看得起你,我背了很大的风险知道不知道?一些想的简单的草莽豪杰,真的会一辈子视这类文官为恩主。</p>

这种举荐权上了年纪的应该不陌生,军队待遇不好时,参军名额根本不值钱,地方都是将不稳定份子送入军队的大熔炉,进行深入化的改造。这话是对的,因为军人崇高地位已经成了社会基本秩序。</p>

可大明朝的军人待遇……再加上赵期昌的扩张脚步,几乎有点眼色的都知道,这么个人绝对祸害不了多久地方,只要不死成为将门也是一种必然。</p>

渡过明年的大劫,赵期昌就要和时间赛跑。也好在他年纪小,可以拖。大费周章弄一个十几岁少年上去领兵,朝廷也没脸。</p>

也不要以为大明朝十几岁的将军稀少,在将门这种少年会被朝野夸赞为‘将门有种,国朝之幸’。也是那个意思,看你很能打你去军队里生活吧,千万别留在地方上当祸害……</p>

这也是将门子弟在军中当亲兵攒经验,彼此交换子弟拉关系的生存手段,另一个方面能减少将门与地方的冲突。不要指望以杀人为职业的少年能有好脾气,也不要指望地方士绅子弟能看得起一个武夫,彼此闹矛盾是必然。</p>

说的简白了,在大明朝只要你在地方上能折腾,不触犯各种底线规矩,看着能打又会做人,那你就做好被举荐的准备吧。</p>

很显然,赵期昌浑身是箭,他躲不掉的。</p>

所以,高筑城缓称王这一套,赵期昌只能遥控指挥。</p>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目录
新书推荐: 假太监:苟在后宫修炼成圣 冷宫奶团忙碌碌:这家没我得散!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凶猛败家子:开局捡个便宜美娇妻 大明:我想摆烂,你却让我当皇帝? 新十日谈 三国:蜀汉败家子,开局火烧卧龙岗 从黄巾开始杀穿三国 大明第一武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