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乘火打劫(2/2)
黑暗中张承甲睁圆眼珠子,脑海中那堵门被打开,顿时就浮想联翩,越发的睡不着了。躺在那里如一条蛆一样,左右翻转,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p>
正房,孙孟娘见灶房熄灯,将门上闩,吹了客厅的灯来到寝室。</p>
赵芸娘头发散披着,一手握着书,一手端着油灯从书房走出来,笑道:“叔父来这里没多久,书却不少。”</p>
炕上孙孟娘将两条被铺好,爬到炕中小桌前倒茶:“前日有个姓白的公子遣人送了老爷两箱书,说是赔罪的。老爷还看不上,若不是管家开口说好话,也不会有这么多书。”</p>
赵芸娘一袭素白中衣,披着外袍坐在炕边道:“两箱书,也不至于装满两个书架。”</p>
端着茶水饮一口,孙孟娘笑吟吟:“昨日下雨,城里一帮好汉子染成泥人,拉来玉京尊神与龟蛇二将军神像,还带来一车的书。老爷的两处朋友送来的,就有这么多了。”</p>
孙孟娘脸上笑容更甚,双目泛着光彩:“老爷说了,等开田等琐事完成,就教导婢子认字。”</p>
赵芸娘脱了外衣挂在一旁衣架上,爬着上炕将一沓书放在枕头边,取一本翻开道:“他是个忙人,这段日子姐姐倒是空闲。明日姐姐再找找,找不着就写两册启蒙认字的书,好教妹妹认字。”</p>
孙孟娘喜出望外,但想了想说:“婢子还想着让老爷来教婢子认字。”</p>
抬头瞥一眼孙孟娘,赵芸娘笑道:“就你想的多,红袖添香也是佳事。”</p>
被识破动机,孙孟娘神情扭捏笑笑,红着脸将炕桌挪到炕角,钻到被子里望着昏黄屋顶:“小姐,听他们都说老爷以前过的不好,老爷怎么也能认字?”</p>
“他呀……是个神童。记得大概四年前……是五年前了,在祖祠见他时,听三房叔爷说那时候你家老爷就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只是可惜,造化弄人。那时候祖父还在,想过继他到大房来养着,供他读书。”</p>
说着摇摇头,赵芸娘道:“他是个倔脾气。”</p>
然后闭着眼,她仿佛回到了那一日,她一个小妾生养的根本没资格进入祖祠,在祖祠外面看到了赵期昌。那时候的赵期昌小小的一团,走路却昂首挺胸很是神气,还不屑于跟她们一帮孩子为伍。</p>
很多次她在酒楼上看着赵期昌背着背篓,步伐沉重一步步走回张家院子。也经常看到饿肚子的五郎、七郎在酒楼前打转转,与赵期昌一样倔脾气的五郎常常拖着哭嚎的七郎离开酒楼视线。</p>
背着背篓的赵期昌,头只能低着;可平时穿着满是补丁的衣裳经过酒楼时,依旧是昂首挺胸。</p>
然后长出一口气,赵芸娘拿起书抿嘴露笑:“现在,好多了。”</p>
孙孟娘还以为赵芸娘的意思是自家老爷脾气好多了,也露笑:“嗯,老爷对墩里人家的确很好。”</p>
对孙孟娘的话,赵芸娘只是笑笑,她敬畏赵期昌,总觉得这位小叔父能干出超乎她理解的事情来。或许赵家发达的希望,就在这位小叔父肩上。</p>
至于她的兄长赵凤翼,她并不觉得自己这个嫡兄能有大本事,读书本事寻常,而且为人跳脱不稳重。</p>
此时备倭城,一团糟。</p>
南门仅有的一重门楼里,进行着一场谈判。</p>
戚继光坐在主位,身后戚威抱着戚继光的钩镰枪,身子斜倚着墙面。头半垂着,似乎睡着了。</p>
戚继光左首下方是备倭城操守官刘文清,在战兵体系操守官比守备低一级,全称是操持守御诸事掌印官。</p>
刘文清对面坐着的自然是不怀好意磨刀霍霍的张茂、赵鼎明二人。</p>
得罪的人的事情,也作为实际的联合领袖,张茂自然不屑于自掉身价,开口的是赵鼎明:“戚掌印,眼前就这么个情况。没我两家子弟撑场面,刘家人无法兼顾备倭城与福山所。”</p>
刘文清喘着粗气,细长八字须飘抖着,双目盯着赵鼎明:“戚掌印,我刘家可以交出备倭城。但是,事情也不能如此简单收场。赵家二房的百户世职,必须让渡给我刘家。”</p>
戚继光瞅向赵鼎明:“赵千户怎么看?”</p>
张茂也瞥一眼赵鼎明,他看重的就是备倭城操守印,操守官是战兵体系。从卫所体系跨到战兵体系,不提备倭城的好处,光战兵体系的好处就够他吃一阵。起码,可以握着周边百户所调度权,进一步增强张家威势。</p>
赵鼎明歪头看着刘文清:“这个百户姓赵,除非你刘家人改姓赵。否则就是咱愿意,卫里也无法向都司府报备。”</p>
刘文清垂头思考片刻,也不愿过度得罪赵家,眼珠子上抬:“族中有一兄弟,娶的是你赵家的女子。他家老二年十五,也与你赵家有亲,不妨过继到二房可好?如此,卫里也好向都司府报备。”</p>
贪心不足想得美,赵鼎明心里笑,脸上也呵呵做笑:“这事……难。二房百户的缺,咱早已许给了三房族弟。”</p>
“你耍我?”</p>
刘文清咬牙,眦目,瞪了笑吟吟的赵鼎明片刻,扭头看戚继光:“戚掌印,此事我刘家不服。”</p>
赵鼎明也扭头:“戚掌印,备倭城事关重大,不论是稽查还是平时,最少也该有百来号守军。有这百来号人坐镇,平日有备无患,在眼前如此形势下,充作骨干拉周围军余二百余人,足以撑起场面。”</p>
“可刘文清因私废公,这么大的城,只留下不足二十的老弱,余下都去他家翻地,忙着他刘家的活计,这叫个什么事儿?”</p>
“他刘家闯下的窟窿,凭什么我赵家、张家要白帮着补?贪心不足,吃着卫里的,还要砸卫里的锅!”</p>
“况且都司府通报倭寇秋后会进犯,备倭城如此紧要之处,他竟然拉着人马去翻地,他眼中还有无卫里上下父老乡亲的性命?不顾卫里大家只顾自家,这吃相贼他娘难看!不撤姓刘的这头猪,我赵家子弟转头就走!”</p>
刘文清也冤枉啊,昨日下雨,正好一口气翻地、肥地,哪能想到那位姓朱的道员如此不讲规矩。若按着惯例,前面那么多的千户所做缓冲,他足以将备倭城打点的气气派派。</p>
可怜巴巴望着戚继光,只希望戚继光看不惯赵家跋扈、乘火打劫的嘴脸,进而为他主持公道。</p>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