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庆童(2/2)
五郎、七郎也被庆童的暴力吓着了,依偎在赵期昌背后。赵期昌脚下,脚尖处就是高泥鳅额头,垂眉扫一眼,微微摇头:“就你这德行,也能当倭寇?”</p>
“赵爷爷说得对,小的这鸟人,哪能当得了倭寇!”</p>
江湖上混的人哪个不是高泥鳅仰慕的人?可这些他仰慕的好汉,最怕的就是闹倭的时候被军爷们砍了报功。江湖上各处,军队杀招人嫌的地痞冒功这类事情种种传说,可真不少。</p>
“本百户观你言语多有怨恨啊,因私怨而叛国投敌,里通倭寇鱼肉乡里这类事情,咱觉得你或许干的出来。”</p>
赵期昌毫无内心阻碍,左脚抬起踩在高泥鳅头顶蹂着,身子微微前倾:“说,心中窝囊不窝囊?”</p>
叛国是什么高泥鳅不明白,可一个叛字可是天大的罪,要诛九族的!</p>
还有通倭,管你通没通,有嫌疑最好的结果也是去监牢里干几个月活。</p>
亡魂大帽,顾不得屈辱,更顾不得什么百户不百户:“爷教训的是,让爷教训,小的心里欢喜,是小的的荣幸,怎么敢怨恨?”</p>
赵期昌对比前后变化,轻轻一哼,感慨颇多。</p>
庆童见赵期昌同样蛮横的作风,心里反倒觉得靠谱了,将文书双手递上来:“老爷,长房老爷已办好文书,这是契书。”</p>
赵期昌翻开一看,彻底的卖身契,庆童很早就被父母为抵租子卖给了赵鼎明,还不是白契这类临时雇佣契书,是红契,死的。</p>
这是卫里用印后的新契书,赵鼎明将庆童从法律上,送给了赵期昌。</p>
收好契书,这东西每年夏收或秋收的时候,卫里都是要查的。也就是走走程序,最担心是上头都司府派专员来查,关系到人丁免徭役、及赋税问题。</p>
赵期昌现在有六品武官官身,是外官能免去家中六丁徭役,这东西能证明庆童是他赵家的人,自然就能免去庆童的徭役。或超出六丁范畴,庆童的徭役摊派钱,也由赵期昌出。</p>
故而这东西也是一式三份,卫衙门、赵期昌这个主家,庆童,都持有一份。</p>
因为太祖皇帝是佃户出身,这类卖身的人与佃户一样也有法律保障,基本上生活全靠主家,病亡也需要报备。</p>
大明朝的佃户,法律里直接规定,佃户与东家是宗族父子兄弟关系,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换言之,双方谁犯了了不得大罪,另一边也逃不掉。同时,也以此保障佃户的生存。欺压、饿死佃户,等于见死不救饿死族人,是大不仁。基本上名声就坏了,想当官什么的,就是道德污点。</p>
收回脚,赵期昌道:“泥鳅,抬起头。”</p>
“哎。”</p>
松一口气,高泥鳅抬头一脸泥水,看一眼赵期昌又媚笑低下头去。</p>
“士农工商,你要记住,咱军户再破落,也是太祖高皇帝规定的世袭军士。其他人还要读书考功名,当个士子、文士。我军户,祖上乃是太祖麾下打天下的功勋,我等生下来,就是士。再落魄,也是士。爷可以披甲背弓挎刀满大街溜达,你敢如此?”</p>
“爷今个儿明明白白告诉你,城外荒僻地界让爷瞅着你,管杀不管埋。”</p>
高泥鳅大气都不敢出一口,低着头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p>
“回去告诉白庆喜,爷如今是白石墩管事百户,国朝六品武职。要谈事情,把礼数做周到了。他以礼待我,我自会以礼待他。完完整整传达过去,若增减一字,爷便卸你一条爪子。”</p>
高泥鳅前脚抱头鼠窜离去,张家大郎肩上搭着一根哨棒,棒头挂着一吊肉进来,笑道:“三郎这话在理,咱听着心里热乎。”</p>
赵期昌打开高泥鳅留下的点心,一人发一枚,余下交给五郎指了指老道士所在的真武大殿,五郎拉着七郎离开。</p>
他才打量张大郎:“大兄,怎么有空来这里?”</p>
“你做的好大事情,这升迁就该贺喜一番。一早又见白家那麻杆儿来寻泼皮,感觉没啥好事,就跟了过来。”</p>
吃一口点心,嘴角全是酥渣,张大郎拍拍庆童的肩:“好好干,宰一个倭寇光上头赏银就有八两,可比做买卖来钱快。”</p>
庆童双手捧着点心吃着,点头。</p>
给了赵期昌一个眼色,两人进了低矮灶房,庆童嚼着点心瞥一眼,又看看湛蓝天穹,轻哼一声,又有些伤感。</p>
灶房里,张大郎问:“泰山大人是派庆童来请你赴宴,还是将他给你了?”</p>
“大兄怎么知道,我兄会将庆童转到三房来?”</p>
赵期昌也疑惑,张大郎低声道:“庆童留在泰山大人那里,只会刺目。芸娘还有个姐姐,就失足落井那个。早前许给李家,然后就跳了,与庆童有关系。李家又求娶芸娘,因为你家的事情,泰山大人便许给了我张家。”</p>
说完,张大郎还轻轻一叹:“造化弄人。”</p>
赵期昌也是噎的不轻,没想到庆童、大房那边还有这么一件隐晦事。</p>
也难怪,昨日赵鼎明唆使他杀李家的人,那个跳井自杀的傻妮子,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被李家婚约逼死的。</p>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