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极乐胜境(2/2)
话毕,乞士不见。
清见老居士遵循大士所言,当下安坐地上,开始口诵真经,日夜不停,满了一百日,胜境现前。
黄金宝地,照彻上下,地平如镜,无有边际。地上亭台楼阁,金银琉璃赤珠玛瑙镶嵌,地下宝幢相擎。黄金地白银道,白银地黄金道,琉璃地玛瑙道,玛瑙地琉璃道;黄金地琉璃道,琉璃地黄金道,白银地玛瑙道,玛瑙地白银道……众宝为地众宝为道,相互交映。众宝放百千万亿种光,光光互摄,日月非比。更有宝树,行行重重,宝罗网弥覆树间,宝铃铎悬挂树上,微风吹动,如百千乐奏,微妙音声传遍十方。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黄金池底白银沙,白银池底黄金沙,琉璃池底赤珠沙,赤珠池底琉璃沙,玛瑙池底黄金沙,黄金池底玛瑙沙……池中莲,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若浴其中,至膝至腰至颈灌顶,无不随意,悦体安心。此间无有昼夜、四季,欲至何方,随念即到,宫殿随身,可居虚空,无需操劳饮食衣服,随意而现……牛毛蘸取海水,此水碎为毛尘,此说万亿倍不及毛尘水;清见老居士日夜口诵真经,所睹之境之胜妙庄严,牛毛数大海亦不能尽!
清见老居士置身其中,清静安乐,得未曾有。
从宝树中,他睹见了无量无边的国土,历历分明,其中有一处地方似曾相识,明亮耀眼,好似听到妻子和女儿在那里说话,他感到有个自己从身体里走了出去,寻着说话的声音而去……
当年,离相如的母亲随父母离家远走,半道上母女两个与家人相失,后来遇到一位异人,告诉她俩,她们的家人在前面的一座城里,是一个大公司的负责人,给了她们家人的地址,母女二人按着地址找到地方,又说家人因公务外出多时,预计一两日内就回来。两棵大树,一棵槐树,一棵柏树,静静地守候在门前,树荫下,母女二人正在焦急等待。
离相如与母亲说,“他心智通”产品出售给物质一部,是怕母亲听不懂,用了“物质”这个概念,这样母亲容易理解一些。实际上客户正是“五蕴”之一的“色蕴”,“色蕴”是盖覆我们佛性的一道垢障,我们也在其中。色、声、香、味、触五尘皆为“色蕴”。“色蕴”拥有了“他心智通”,神通大增,知道我们心里在想什么,但我们不能知道它在做什么。它说:“我其实就是你们,我所做的都是为了你们。”我们不知道。
离相如与母亲说,“他心智通”产品出售给感觉一部,也是怕母亲听不懂,用了“感觉”这个易于接受的概念。实际客户是“五蕴”之一的“受蕴”,“受蕴”是盖覆我们佛性的又一道垢障,我们也在其中。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五识皆为“受蕴”,是一种感识,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缘触,五根所感,意识作用,出现感识,我们接受这些。却不知,它拥有的“他心智通”,正在帮助我们加深认识。
离相如与母亲说,“他心智通”出售给思想一部,也是怕母亲听不懂,用了“思想”这个易于接受的概念。实际客户是“五蕴”之一的“想蕴”,“想蕴”也是盖覆我们佛性的一道垢障,我们都在其中。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六意识”,我们做梦都离不开它。它时时处处都看着我们,我们却见不到它。它拥有“他心智通”,我们无法知道……
离相如与母亲说,“他心智通”产品,还出售给变化一部,也是怕母亲听不懂,用了“变化”这个概念。实际客户是“五蕴”之一的“行蕴”。“行蕴”也是盖覆我们佛性的一道垢障,我们更在其中。它是我们的第七识,就是我们心中那个根深蒂固的“我”。“他心智通”无我。
离相如与母亲说,产品还准备出售给认识一部,这个“认识”,也是方便的说法。
离相如在很小的时候,走过大街,看到街口有一张巨大的广告牌,广告牌上是一位美女,身穿薄薄的无领衣裙。那个时候,是冬天最冷的时候,母亲为她买了厚厚的鸭绒袄,走在大街上,身体并不感到有多么的冷。当走到街口,看到广告牌上的单衣女郎,她不由得打起了哆嗦。
她感到十分奇怪。
又有一次,父亲开车带她去看外婆,也是冬天,车内开着空调,她都有点热,也是走到那个街口,那个广告牌还在,被风撕去一大片,单衣女郎的上半个身子在寒风中摇摆,她在车里又是一阵哆嗦。
她第二次对此事有所察觉。
穿着袄的我,冷不冷?坐在开着空调的车子里的我,冷不冷?都不冷!广告牌上的单衣女郎冷不冷?也不冷!那为什么,两次经历,我的身体都在打哆嗦?广告牌上的单衣女郎不知道春夏秋冬,不会感觉冷热,这是事实,不存在任何怀疑。那么,我这一边的变化,就有问题。假如我穿袄御寒的事情是真,那么冷得打了哆嗦的我就假。假如打了哆嗦的“我”是真,那袄可以御寒的事情是假。广告牌上的女郎不冷也是假。
离相如外公走在回家的路上,妻子女儿在家门口焦急等待,这是一个事情。离相如外公并没有出门,妻女就没有等待,这是又一个事情。前一个事情若是虚构,后一个事情是否就是真实?还有一种情况是怎样的呢?离相如外公没有要回家,他也没有打算不出门,妻女就不用等待,也不用不等待。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