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沈云的小算盘(下)(2/2)
“是。“接到任务的三个人分别出了东南商行大门。
沈云在东南商行没有待多久就回到别院继续背起新时文五百篇。
第二天,刚盘下的知味观分店就开张了,这回没有第一次那么慢了,匠人都知道如何改造。主店的厨子则是在教授新厨子如何做名点。
杭州城里三家知味观天天爆满,都要排长队,杭州府的早茶文化已经被沈云给培育起来了。现在杭州府里有钱有势的人,每天天没亮就让下人来排队了,只为了一张桌子一家人吃个早茶,会会好友。后来就连知府大人也来吃早茶了,知府大人来吃早茶从来不穿官府,一身布衣,一本书,吃个名点喝口茶,看会书。知府大人的行为又使许多人跟风学习。原本已经要排队才能有空桌子,就更加紧张了。
离乡试还有七天,沈云又开了五家知味观分店,并且将主店扩张了一番,将破产的凌楼给盘下来,这样就缓解了很多。杭州府许多店想要尝试但是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就是名点做不出知味观的味道了,食客一吃就能吃出来,早茶这一行业完全被沈云给垄断了。很快知味观就赢得了“知味停车,闻香下马“的雅号。
当然知味观不可能让食客天天就吃同样的名点,沈云也将自己所知道的苏杭名点一点点的交给那些签了保密协议的厨子们,每天下午下班就是厨子们学习和制作时间,沈云是希望他们敢于创新,其中一个厨子就成功的创新了,沈云当场就赏了他五十两银子以资鼓励。
知味观的生意是越做越红火的,许多客人都有自己固定的座位了,也有固定的早茶内容了。而沈云的东南商行资金是越来越多,这些多余的资金都来自旗下知味观的盈利,沈云现在在考虑是继续开知味观的分店还是再鼓弄个什么新玩意出来。
最后还是决定四处看看再说吧!
走着走着就走到了一家冷清的店铺前,沈云抬头一看王氏货铺。沈云脑子回忆刚来杭州时让人调查的内容:东城的王氏货铺,主要卖扇子,听说店主有张祖传的制扇方子,生意一般没多少人去光顾。沈云的主意有了便走了进去。
“欢迎光临小店,客官需要点什么扇子?“店内掌柜十分热情的招待。
沈云看了看摆在台前的扇子,当看完最后一把,摇了摇头道:“掌柜的你是不是在欺骗我,这些扇子都是垃圾中的垃圾。“
“不瞒客官,小店最好的扇子就是这些了,想要好扇子就得有好材料,小的倒是有很多制扇方子,你也看到小店如此惨淡,这些材料贵的实在承受不起。马上就要断了祖传的手艺了。“掌柜唉声叹气道。
“掌柜的,我是一个投机商人,我出钱,你出方子,我们共同赚钱,我只要这个店铺的四成干股就行,店铺的主导权还是你的,你看如何。“沈云投出了石头,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问到路了。
掌柜的犹豫了许久,期间看了沈云许多眼,不过最后还是咬牙同意了。掌柜一同意沈云就立刻让人去取二千两银子来作为投资本钱,还在犹豫的掌柜也坚定了,两人立刻去了衙门签了合同。沈云获得了王氏货铺的四成干股。
沈云让东南商行的人去采购黑纸扇所需的材料,分别是临安于潜桑皮纸,诸暨柿漆,福建建煤。并且交代他们在当地建立一个小小的货站,以便后续发展所需。沈云又让改造知味观的匠人们改造一下王氏货铺,将邻近的几家店铺全部买下扩张了王氏货铺,又让人打造了一些制作扇子要用到的器皿。改造完成沈云将想法跟王掌柜一说。王氏货铺就改名了,改成了“王星记扇庄“。现在只等采买材料之人回来,做出好扇便开张。
沈云在王星记扇庄前前后后了近三千两银子,不过沈云不在意,沈云全把他当做风险投资。
离乡试还剩下三天,沈云又开了二家知味观分店,并且在绍兴府也开了两家。绍兴府的知味观是沈大老爷逼着开的,沈大老爷已经吃惯了早茶,而且不习惯在家里吃,一定要在馆子里吃早茶,不吃早茶就不知为何难受一天没力气,因此就让沈云开到绍兴府来。沈云原本计划是知味观不出杭城的,但是父亲大人的命令也得听,知味观开进绍兴府,随便将东南商行分行也开进绍兴府。离乡试还有三天,沈云就将一切事务交给了钱管事管理,自己则在别院里好好的学习,足不出户了。
<ahref=>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阅读。</a>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