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纪(七)稳定器,旱鸭子,旅行家(1/2)
料理完成王后事,召公、毕公根据成王遗愿,率领众诸侯,在祖庙举行了新领导见面仪式。
召公、毕公宣读了成王遗嘱——《顾命》,遗嘱回顾了周王朝历代祖先艰辛创业的过程,重点是文王、武王这两位领导取天下过程中经历的各种酸甜苦辣,反复叮嘱继任者一定要体会先人创业不易,坚持勤俭为政,节制个人欲望,以仁慈、诚信的态度君临天下。
在周王朝列祖列宗灵前,太子钊郑重地接过接力棒,是为康王。
康王没有让父亲失望,他上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发布命令——《康诰》,向天下宣布:我康王将继承先人遗志,努力奋斗,让文王、武王的事业走向新的辉煌!
康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领导下,天下迎来了新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成王时代的辉煌,最大特色就是社会治理成效相当突出,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治安形势一片大好,以至于基本没人犯罪,公检法司这些国家机器长达四十多年没有启动,都快生锈了。
这个中国历史上维稳的典范,被后人称为“成康之治”。
能够取得这样的工作成绩,那都得益于康王的社会治理政策。
如前文所述,周王朝社会稳定的最大安全隐患,是商的遗民。
康王针对这一情况,吸取武庚叛乱的教训,命令毕公负责维稳工作,特别针对商的遗民,制定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毕公首先把商的遗民按善恶大小、老实程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然后再按等级将这些人划分到不同的片区,安置在京城附近,同时为各片区配备相应的维稳力量,一有风吹草动,什么居委会大妈、基层干部、武装警察轮番上阵,讲道理,给好处,上手段,多管齐下,合力把各种矛盾扼杀在萌芽阶段。
通过瓦解反对势力,积极消除矛盾,康王始终把商的遗民这股势力牢牢捏在手中,使其只能老老实实,不能乱说乱动,这才换来“刑错四十余年不用”的大好局面。
维稳,维稳,维了才能稳呀!
维稳大师康王,因为工作成绩太突出,完全能够当得起“康师傅”这一称号。
再牛的康师傅最终也要离开这个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
康王卒。
康王之后,是他的儿子“瑕”——周昭王。
昭王和他老爹康王可不是一路人,康王向往的是简单平静、和谐稳定的社会,但昭王追求的却是充满挑战,每天都能看到不同太阳的新奇世界。
所以,昭王的人生信条是:在路上。
他最喜欢的休闲活动是:放逐自己,带上弓箭去旅行,做一个风一样的男人。
这种没事喜欢到处乱跑,用打打杀杀来消耗过剩精力的领导,肯定不会太讨人喜欢。所以有许多诸侯都看不惯昭王,天子权威大大受损,史书记载“王道微缺”。
喜欢到处跑的昭王,最终在一次南巡途中,出事了。
昭王此次南巡的主要目的,是对南方蛮人进行一次军事打击。
昭王率领军队向南挺进途中,被一条大江——“汉水”挡住了去路。
为了完成渡河任务,昭王命军队就地征用民船,民用转军用。
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了一些强抢民财,强征民伕之类没能遵守“三大纪委、八项注意”的违纪行为,再加上昭王那种没事喜欢乱跑,到处打打杀杀的恶名已经传遍天下,引起了当地群众的极大不满。
一群受了昭王大兵欺负的船夫秘密聚在一起,商定了一条报复昭王的计策。
他们在短时间内,合力打造了一条超豪华的大船,然后敲锣打鼓,张灯结彩,将这条无比豪华的游艇+战舰献给了昭王。
昭王得到此船,大喜过望,他立即登船,率领军队横渡汉江,浩浩荡荡直扑蛮人而去。
昭王的天子御用旗舰行驶到江中心的时候,昭王这才发现此船有一个特点:快。
一是速度快,二是——沉得快。
原来,这艘船是船工们为昭王量身打造的水上棺材,整条船制作过程中没用一根钉子,全是用胶水粘起来的,这船在水中行驶时间长了之后,胶水自然溶化,船也随之解体崩溃。
不过来自中原的旱鸭子——昭王,是没机会了解整件事情的真相了,他和众臣子一起,随着解体的豪华战舰一起掉入江水之中,瞬间就被滔滔江水吞没。
由于该船航行速度遥遥领先其它船只,等后续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昭王捞起来的时候,已经无力回天。
昭王就此一命呜呼,喝了一肚子水见阎王去也。
最高领导出师未捷身先死,大兵们只能带着昭王的尸体灰溜溜撤退了。
因为昭王死得太窝囊,以到于连朝廷最牛的笔杆子都不知道如何写悼词,最终大臣们开了个会,研究决定不向诸侯发讣告,把昭王悄悄埋了拉倒。
昭王,天子当到这个份上,真丢人呐!
昭王死了,他的儿子“满”——穆王,继承了他那种喜欢东跑西跑,打打杀杀的风格。
按理说,当时的穆王不应该有这种风格,因为他即位的时候,已经五十岁了,差不多是半个老头,应该是个成熟稳重的大叔才对,但穆王这个五十岁的人,偏偏有着十五岁的心,十分叛逆,简直是一个老愤青。
愤青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认为自己最牛x,而别人都是傻x。
穆王这个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首先,他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牛x的人物。
客观上说,穆王的这个自我评价也还是基本符合实际的。
穆王即位之初,就清醒地认识到:昭王的历史遗留问题(王道衰微)最根本成因,是没有继承文王、武王的优良传统。
为了纠正老爹的错误,他重用了一个人。
此人是他的办公室主任,兼司机班班长——伯臩(音囧)。
伯臩根据穆王对他的各项工作指示——《臩命》,重振文武王之道,使各项工作回到正轨,于是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又一次到来。
穆王自然而然地把一切功劳都归为自己名下,信心暴增,这种自信逐步膨胀为狂妄,在“老子天下第一”狂热情绪的推动下,穆王产生了一个荒唐的想法:
征讨犬戎。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