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纪(五)亡天下与坐天下(1/2)
第二天,武王下令清理道路,修缮在战争中被破坏的宗庙宫殿等楼堂馆所。
这项工作完成之后,在一个黄道吉日,武王举办了盛大的政权交接仪式。
仪式非常庄重。
首先,以一百多名身材标准、威武雄壮的仪仗队开路,仪仗队人手一杆华丽无比的云罕旗,大风烈烈,彩旗飘飘,为王者前驱。
仪仗队之后缓缓而行的是由武王弟弟叔振铎驾驶的武王专车,该车称为常车,专为帝王设计制造,庄重而威严,主要用于重大政治庆典,连司机都享受省部级待遇。
武王身边的两位护卫也大有来头,他们都是武王的弟弟,拿大斧子的是周公旦,拿小斧子的是毕公高,还有拿着宝剑围绕在武王专车旁边充当保镖的,是散宜生、太颠、闳夭等重臣。
武王专车仪仗在军人和大臣的拥护下,进入商祭祀土地神之所——社。
出席祭祀仪式的人同样不简单:捧着祭祀用水(明水)的是武王弟弟毛叔郑,铺好行礼用草席的是武王弟弟卫康叔,帮着武王上祭品的还是武王的弟弟召公奭,牵着祭祀用猪牛羊的是德高望重的师尚父姜子牙。
最后由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史官尹佚宣读祭文:
商之末代天子纣,抛弃历代祖先美德,废弃重大祭祀礼仪,不理朝政,为非作歹,残酷压迫商的百姓,此人恶行已经上达于天,苍天震怒!
读到这里,尹佚对武王使了个眼色,武王连忙下拜磕头。
尹佚继续宣布:如今到了新旧更替之时,上天决定结束商的统治,天命授周!
祭文宣讲完毕,武王再次下拜磕头,政权交替程序至此完成。
当然,接下来还要做一些善后工作。
首先,妥善安置亡国之人。武王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命其继续领导商的遗民,同时以维稳为名,将商都之地一分为三,将其三分之二封给两位弟弟管叔鲜、蔡叔度,命他们辅佐(监视)武庚一伙人。
其次,全面清理纣王制造的冤假错案,命召公把蒙冤的箕子从牢里捞出来,命毕公无条件释放所有被纣王无故关押的干部群众,表彰因群众支持率高而被纣王打倒的商容。
第三,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得实惠。武王命大臣南宫适,用鹿台的财宝和钜桥的粮食赈济贫苦百姓,这等于是拿纣王搜括的财物作人情,发红包。此外,还命南宫括、史佚组织举办了规模宏大的“纣王的罪恶——商灭亡之路”器物展,展出了包括由大禹所铸,象征国家政权的九鼎,以及各类纣王搜括的奇珍异宝,老百姓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对商的灭亡,周的兴起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
最后,命闳夭大修忠臣比干之墓,命宗祝举行战争纪念仪式,悼念在反对纣王的斗争中牺牲的大小英雄。
收拾完商都这边的烂摊子后,武王解散诸侯联军,返回周的都城,他还要去办另一件更重要的大事:
树立绝对权威,建立行政体制。
第一步,武王遵照尧舜禹等上古帝王创制的惯例,巡狩天下,了解各地风土人情,视察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接见实权诸侯大佬,将从商缴获的象征天子权力的礼器,颁发给各诸侯,一示权力交接,二为收买人心。
第二步,为了最大限度制造统治合法舆论,消除“造反篡国”舆论的不利影响,武王搞起了大肆封赏,特别是对自神农氏以来,各类圣王的后代超规格礼遇,其中封神农氏之后于焦,封黄帝之后于祝,封尧之后于蓟,封舜之后于陈,封禹之后于杞。
连没有尺寸之功的人都能混上这么好的待遇,那还能亏得了抛头颅洒热血的自家兄弟么?
各位功臣谋士大大放心,武王搞起表彰奖励,那是毫不吝啬。
师尚父姜子牙为兴周灭商大计操劳了一辈子,功劳最大,封于营丘,是为诸侯国:齐。亲弟弟周公旦忠心耿耿,德才兼备,封于曲阜,是为诸侯国:鲁。
还有,封召公奭于燕,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所以叫管叔鲜,蔡叔度),以及其它大小功臣,一律论功行赏。
庆功大会开完之后,武王还组织天下九州的领导,在商都附近搞了一次登山活动。
登上山顶之后,武王望着远处烟霭中飘渺的商都,产生了无尽的遐思,于是,他在山顶上组织了一个座谈会,分析商的兴衰成败之道。
从天下各处聚焦而来的各位高级领导干部在座谈会上畅所欲言,侃侃而谈,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了武王很大的启发。
回到周的都城之后,武王还在思考着王朝兴衰成败的问题,他思考得很多、很深,从白天一直思考到晚上,思绪纷纷,夜不能寐。
正在这时,武王最器重的好弟弟周公旦碰巧路过,他看见兄长的宫殿灯火通明,对兄长的挂念驱使他上前求见。
进殿之后,周公旦看到眉头紧锁,满面愁荣的武王,小心地问:王兄何故不能安睡?
武王拉着周公旦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了这样一番话: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