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本纪(四)揍出来的大孝子(2/2)
不是不想反抗,实在打不过啊!
在这种殴打与抗殴打,谋杀与反谋杀的斗争中,舜也逐步认识到,可以利用这种家庭环境大做一篇文章。
于是,舜在一家人都想弄死他的极端环境下,察言观色、侍机而动的本事越来越出神入化。
当父母弟弟提着菜刀棍棒四处找舜,准备打死他刨坑埋了的时候,是绝不可能找到他的,只能让邻居们看到一家不通道理的变态杀人狂四处发疯,同时不禁为可怜的舜捏一把汗。
而当父母弟弟需要帮助,需要侍候的时候,舜一定会像梦遗大师一般神出鬼没地现身,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又让邻居们在大松一口气的同时,纷纷对舜竖起大拇指,大加赞扬。
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杀气腾腾的搜寻中,在狂风暴雨般的拳打脚踢中,在不计前嫌的奉献中,邻居们对舜的感觉,从怜悯变成惊讶,从惊讶变成尊敬,从尊敬变成膜拜。
舜长年累月的痛苦坚持终于有了回报。
在二十岁的时候,舜居然仅仅依靠三姑六婆的海量口水,就在信息极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替自己树立起一块大大的牌坊:大孝子。
此时的舜已经成年,他决定离家闯天下。
一方面,是为了逃离来自家庭的人身安全威胁;另一方面,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
他有更大的抱负,也有实现这种抱负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通过他的打工创业生涯慢慢表现出来的。
舜先是在历山耕田。
历山这地方穷山恶水出刁民,老百姓经常为了争一小块破土地打得头破血流。但自从舜去了之后,他用实际行动教育了当地农民。
农民来争他的地,他“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通过展示自己被父母兄弟殴打的伤疤,痛说自己行孝的血泪史,向他们宣讲暴力的危害。
就这样,乡里闻名的“大孝子”发话了,大家不得不给点面子。这面子越给越多,越给越谦恭。只用了一年时间,舜就让历山农民从互相争土地变成互相让土地。
后来舜也许觉得当农民不太挣钱,也许是觉得农民的影响力太小,不足以宣传他“大孝子”的美名,所以他跳槽当了渔民,在雷泽撒网打鱼。
在劳动之余,全逢人便说“大孝子”的经历,只要肯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一律附送两斤鲜鱼。他就这样通过小恩小惠将名声和事迹四处散播。
没过多久,雷泽地区父母教育孩子的口头禅就变成了:你这死孩子,看看人家舜!
舜的人格魅力如此强大,雷泽地区群众纷纷受他影响,都变得非常大方好客,到那儿去玩根本不用考虑住宿问题,老百姓都会抢着请你到家里做客,不但不收一分钱,还吃喝玩乐一条龙招待得舒舒服服。
打的鱼都送人了,也难有大的发展,于是舜又加盟手工业,跑到河滨地区做陶器。
舜搞生产的指导思想很现代化,强调“质量就是生命”,做出的陶器一个比一个质量好,搞得当地的制陶作坊都不得不按照舜确定的产品标准进行生产,从而整体提升了当地制陶行业的质量水平。
一时间,“舜”牌陶器因为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品牌创使人舜也因此名声大噪。
舜乘势而上,及时发挥品牌优势,接连推出了各种“舜”牌生产生活用品,成为一名成功的手工业品商人。
老板当大了,崇拜者日益增多。大家从各地纷至沓来,倾听舜的创业故事,感受舜的人格魅力,投身手工业品事业。
这导致舜居住的地方人越聚越多,一年就成了村,两年就成了镇,三年之后,一座城市拨地而起,号称天下“手工业品之都”,就像如今珠三角那些因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形成的城市一样。
这下舜彻底出了大名,朝野上下都知道:虞地出了一个大孝子——舜。
大孝子,品德高尚,人格魅力爆表,
大能人,手段超群,政治前途光明。
这才是尧选定舜作为天子候选人的最重要原因。
所以尧在借四岳之口,向各诸侯大臣介绍了天子候选人舜的基本情况之后,马上拍板:就是他了!召来实习!
尧确定舜为天子接班人的过程,似乎是个民主推荐,领导拍板的经典案例,但实际情况应该是:尧早就先期进行了调查摸底,从家世、人品、能力等多方面进行了考察,基本确定了候选人,然后再通过民主集中的形式确定下来。
舜,你就是我中意的接班人!接受我的考验吧!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