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本纪(一)祖宗是个大牛人(2/2)
公孙大哥,您饶了我吧,我知错了,以后全听您的!
于是炎帝臣服于黄帝,他们成为了一对好基友,他们的后代有一个共同的称谓:炎黄子孙。
问题来了,黄帝不是大哥吗?为啥叫炎黄子孙,不叫黄炎子孙呢?
那都得归功于黄帝伟大的谦虚(政治智慧),他老人家说:炎帝部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贡献,把他们放在前面是应该的。←百度搜索→
是呀,毛主席也不愿意当国家主席嘛!
制伏炎帝之后,黄帝扫清天下的障碍只剩下最后一个:蚩尤。
蚩尤和炎帝虽然都是暴力信徒,但与炎帝不同的是,蚩尤没啥政治头脑,不懂“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的含义。
正因为如此,他才是蚩尤:历史上有名的一根筋硬汉,为战争而生,为战争而死,实打实的战神。
黄帝还是给过蚩尤机会的,多次在正式非正式场合表示:老弟,你只要老老实实听大哥的,大哥保证既往不咎,不仅如此,还封你一官半职,大家共享太平,如何如何之类。
但蚩尤就像古惑仔一样,谁都不服,见血就兴奋,一言不合就拨刀砍人。
不狠狠地削这种小弟,以后大哥还怎么在江湖上混?
于是黄帝率众诸侯,在涿鹿这个地方,把蚩尤给狠狠收拾了。
这是蚩尤的末日,他败得一塌糊涂。
大战在黄昏时结束,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满地。
残阳下,黄帝率领着诸侯、大臣、将士巡视战场。
一大群士兵将绑得结结实实的蚩尤,押到黄帝面前。
黄帝指着蚩尤,笑着对旁边的人说:看看,典型的反而教材!迷信暴力,不动脑子,不识时务,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啊!
士兵们对蚩尤喝道:跪下!接着扭臂踢腿,把蚩尤强行按倒在地。蚩尤顽强地抑起头来,向黄帝一干人怒目而视。
黄帝问:蚩尤,你还不服吗?
蚩尤满脸倔强:不服!
黄帝听罢,一改刚才的笑容,向蚩尤投去冰冷的一瞥:你想服也没机会了。
杀!分尸以警天下!
扫除天下,光靠暴力是不行的。
但是,没有暴力,那是万万不行的!
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这就是真正的黄帝。
所以当蚩尤血淋淋的尸体展现在众诸侯面前的时候,众人战栗了,恐惧了,一种对黄帝又敬又怕的感觉油然而生。
天下已是我囊中之物!
还差一步。
当黄帝的使者把擒杀蚩尤的消息,传达到天下名义上的主人神农氏那里的时候,发现神农氐正抚摸着天下至尊的宝座哭泣。
使者说:天下已到易主之时,新天子不日将即位。
神农氏哭道:我何尝不知,只是祖宗基业,毁于我手,心有不甘啊!
使者撂下一句:信带到了,怎么办你自己看。
说罢,使者扬长而去,只留下空荡荡的大殿和悲伤不已的神农氏。
胳膊永远拧不大腿,形势永远比人强,这是一条真理。
数日后,黄帝以天子仪仗入驻神农氏旧宫之时,发现那里已经空无一人。
走得好,你何德何能占此江山,难道还有脸赖在这里,等我把你的脑袋搬家不成?
天下至尊的宝座有了新的主人,众诸侯齐刷刷向新天子跪倒,山呼万岁。
是啊!征战半生,终于紧握了天下的权柄。接下来,我要开创一个民族的基业,实现我的伟大梦想!
黄帝为他的梦想作了规划,共分五步走:
第一步,扫清通往最高权力道路上的一切绊脚石。
对那些万岁不离口,语录不离手,当面表忠心,背后下黑手的家伙,一律铲除。
还有一些仗着天高皇帝远,不听招呼,不服管理的机会主义者,就算再偏再远,开山修路过去,也要把他治得服服帖帖。
第二步,巡游四方宣示主权。
不管多远,只要人能走,马能骑的地方,东至东海,西至宁夏甘肃,南到洞庭一带,北至河北北部,都走了一圈,还顺便把不通人性的野蛮民族匈奴人的祖先“荤粥”打发到更北的地方喝西北风去了。逛过的地方,统统纳入中华文明的势力范围。
为了纪念夺取天下的最后一战,黄帝还把都城定在涿鹿,但是他也没时间多呆,因为天子很忙。
第三步,建立国家机器。
以前天下无序,就是吃了不讲规矩,无法可依的亏,所以黄帝一上台首先组建了名为“云师”的正规军事力量,对外保障国家安全,对内镇压反对势力。
接下来建立权力制约体系,设置“左右大监”监视、控制各诸侯国,防止再出现以前那种抢班夺权,各自为战,互相攻击的局面,并通过大搞“封禅”等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大型祭祀活动,强化中央政权的合法性,从根本上打消各诸侯国取己代之的野心。
同时提拔“风后”、“力牧”等能干大臣,建立起高效的行政体制,治理国家和人民。
第四步,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
搞出了铸鼎、历法、占卜(以及野史载的诸如文字、音律、舟车等)等与国家政治生活、人民生产劳动息息相关的科学成果。特别提倡凡事都要研究一番的精神,在推进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民族整体文明水平。
第五步,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黄帝深知:让人民满意的领导才是好领导。
而要人民满意,首先要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于是在他的指引下,农业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能种能吃的作物、能驯化的鸟兽越来越多,各种器物出产越来越丰富,人民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
这时黄帝又告诫大家,要时时忆苦思甜,不能忘记当年战乱的时候,粥都喝不上,所以一定要勤俭节约。一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都还牢记着这条祖先的教诲。
这五步走下来,一个富强文明的民族开始崛起于世界东方。
介绍完黄帝的功绩,也来八卦一下他的私人生活。
黄帝生殖能力比较强,他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当然不可能是一个妈生的),其中裂土封侯的有十四人。
黄帝明媒正娶的正妻,是西陵氏的女子,名为嫘祖。据野史记载,她也是个大发明家,发明了养蚕、纺织等实用技术。
黄帝和嫘祖生的两个儿子,分别叫“玄嚣”和“昌意”,他们的后代之中,有许多人都继承了黄帝的事业,成为天下之主(当然也有很多是得了天下之后,才和黄帝硬攀上关系的)。
再牛的人也要走到生命尽头,黄帝也不例外。
唯一例外的是他人生之路走得挺长,史书记载他“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一岁”,名符其实的老祖宗。
他满意地看着他创立的辉煌基业和一群英姿勃发的儿孙,含笑而逝。
黄帝逝世后,就葬在今天陕西省黄陵县西北一座山上。因为山下有一条河穿过,山的样子很像一座桥,所以称为桥山。这就是今天的黄帝陵的所在。
黄帝陵里有上万株森森古柏,其中一株最大最古老的,传说为黄帝亲手栽种。
也许站在那株参天古柏下仔细倾听,还能听到远古传来的声音。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