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积雪浮云端(2)(2/2)
慧嬷嬷见此情此景也是深沉一叹,“奴婢会,小姐要保重自己,还赎奴婢多嘴一句”
“嬷嬷请说,我洗耳恭听”
慧嬷嬷细细瞧了瞧我,方道“当今圣上喜好美色,以小姐之姿,若是进宫难免会招人嫉恨,小姐必须遮掩姿色,韬光隐晦,隐其锋芒,方能存于**之中。”
见她如此诚心相告,我自是感激“嬷嬷放心,今日之言我必当遵从。”
告别慧嬷嬷出了苏记典当,天色已暗了下去,冬季夜色来得早,天空已是一片灰茫茫,行人也是少了许多,只听得见西北风声呼啸。
脑海中还思索着刚才一席话,纤巧也是双眉微蹙,苦苦不解其意。
只觉得盛京要寻找一位做**老鸭厨子无异大海捞针,即便慧嬷嬷告知了是给华王妃做**老鸭厨子不知姓甚名谁也是十分难寻。
纤巧双眉不展,“小姐,慧嬷嬷是不是有意难为我们,不想让小姐进宫啊?”
慧嬷嬷当然是有意,只不过不是难为,而是有心考考我,如若我连这点难关都解不了,自然以后宫中难有立足之地。想来慧嬷嬷有意帮我,那刚才那席话定有暗示,只是是什么呢?
一旁纤巧喃喃道“哪怕是知道厨子姓寻找起来也要容易多啊”
这一句话提醒了我,即刻将那番话字字斟酌,想来慧嬷嬷讲是滴水不漏,几乎句句都不离其意,只是细细品来稍有漏洞,有一句却好像是多余:
“单令放一株野花,此花长鬼谷山,须当被太阳晒得枯萎时,方才能摘下入菜,这样既没有野花涩味也能去除鸭子腥味。”
这句话明里是解释为什么这个厨子做**老鸭会与众不同,只是这跟我要找这个厨子有什么关系呢?
“此花长鬼谷山,须当被太阳晒得枯萎时,方才能摘下入菜。”
慧嬷嬷讲时,好像有意加重了“鬼谷”“枯萎”这几个字眼。是不是暗示什么呢?反复思量着,好像有些眉目了,我忙问纤巧“纤巧,“鬼谷”“枯萎”是不是可以组成一个什么字?”
纤巧思索着“鬼谷、枯萎这会是什么字呢?”
“我知道了”这个字脑中已大概有了轮廓,我凝神片刻,温声道“是“魏”字。”
纤巧还是一脸迷茫“小姐从何得知是魏”
我笑而不语望着她,半晌才道“慧嬷嬷方前说,这株花长鬼谷山,须当被太阳晒得枯萎时,方才能入菜。这鬼旁傍着萎,便是“魏”字”
纤巧是聪睿,一听如此便道“想来这厨子怕是姓魏,这样一来,要找个给华王妃做**老鸭魏厨子,就容易多了,小姐我明个就去打听。”
我依言颔首笑道“是容易多了。”
一夜无话。
翌日初晓,醒来时觉得有些微凉,看炭炉熄了有些时辰,又加了碳煤进去燃了起来,立刻有了暖意。
我套上绣芙蓉丝棉衫子唤了几声巧儿,并未应声,想来已是去打听了。
午时,纤巧回来了,手中拢着布包。挑了暖帘进来,对我道“小姐,打听好了,西街味食坊有一位魏厨子,手艺很好,也是经常给帝胄皇亲做膳食,想来慧嬷嬷说便是他了。”
我想了想,先前也是和爹爹姨娘们去过味食坊,那里店内摆饰很是别致清雅,做膳食味道鲜美也算别具一格,只是姓魏师傅,我倒是没有留意过,凝神思索片刻,问纤巧:“可打听到他与合媛姑姑有什么关系?”
纤巧想了想,回道“这到没有。”
我“哦”一声道“打听到这师傅已是不错了,你手中拿是三娘改好蜀锦么?”
“是了”纤巧应了一声将布包放锦塌上摊开,本是长褂样式蜀锦被改成了现下盛京时兴宫装。梅红颜色也算稳妥,改过痕迹被柳三娘收了边,又里子中绣上了暗花,细看也是看不出什么,很是精致典雅。
我打量着蜀锦含笑道“三娘手艺一向如此出挑,你可包了银两给三娘吗?”
纤巧笑着道“我将昨个当赤金和合如意簪银子包了十两给表嫂子,少了怕诚意不到,多了又怕表嫂子起疑心,包了十两也是中规中矩,小姐可放心”
帛叠:云南境内少数民族织制一种布《后汉书》八六《西南夷传哀牢夷》:“知染采文绣,遣陡上覆迹晌恼氯珑苯酢!p>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