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走了(2/2)
李德闻讯也是赶来了,看着文华和李珺,这两人是自己三十多年的老同事了,李德也是非常的理解此刻他们的心情,的确现在就非常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料理这件事情。
大家谁都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结局,奶奶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他们,永远的走了。在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秀秀抱着妈妈失声痛哭,这是疼爱自己的奶奶啊!怎么可以这样的方式离开自己呢?秀秀的心是那样是不舍。但是事以至此,还能说什么呢?
很快,老院长也来了,文华和李珺虽然非常难过,但是也是很快的配合着,把妈妈的遗体送到小县城饭殡仪馆里。通知亲戚,以及一些奶奶生前的好友。和奶奶生前工作过的单位。奶奶的闻讯来的学生们,把宽大的殡仪馆塞得满满的。
文华和李珺单位的大夫们也参加追悼会、文强和张菊的同事们,朋友们来了,文茂和雷鱼的的朋友们也来了,但是,就算这么多的人,在也唤不回已经逝去的奶奶了,秀秀是最悲哀的一个人了,经常和奶奶一起的秀秀,对奶奶几乎是非常的依赖的。
爷爷奶奶给自己的太多了,秀秀觉得自己还没有好好的孝敬他们,爷爷因为爸爸妈妈的车祸,一病不起,最后抱憾而去,那段时间,秀秀正在操心爸爸妈妈的病情,根本抽不出时间照顾爷爷,爷爷都是奶奶照顾的。
当自己有能力照顾奶奶的时候,奶奶也相继去世了,这种遗憾,成了秀秀心里难以越过的坎,疼苦也无限制的放大了许多,在自己的生命里,最精彩的日子里,最在意自己的爷爷奶奶就这样相继离开,就这样走了。秀秀觉得自己的生命也没有多少意义了一样。
就在秀秀沉在自己的悲哀中的时候,奶奶的一个学生站上了主持台,大声的说道:“各位来宾、各位亲友、李老师的亲人们:请允许我代表李老师的所有学生,隆重悼念这位德高望重、深受师生好评的教育前辈——李巧英李老师。李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培育祖国的花朵,工作一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生活上艰苦朴素,为人师表。她心地善良,关心学生,我就是被李老师资助过的一位学生,闻知李老师过世,我也是外分的难受。
爱校如家的李老师,表现了一位人民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在家乡这块热土上整整辛勤耕耘了三十年。无论环境条件怎样艰苦恶劣,李老师始终做到政治上不动摇,教书育人的信念不动摇,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动摇,始终如一地坚守在小学教学这个岗位上,以三尺讲台作为阵地,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把自己的命运和学生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与教育同呼吸、共患难,用洁白的粉笔书写着自己洁白的品质和美好的人生。我在这里感激我的李老师,没有李老师的帮助,就没有现在我。我的成功是李老师赋予的。我在次深深的向李老师和李老师的家人说声谢谢!
两袖清风,立足三尺讲台,揽四季风云,情系教育,情系学生,用青春、热血、智慧、勤劳铸造了高尚的师魂和辉煌的人生,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建设人才,真可谓是:掏尽心血育桃李,满园春色竞芬芳。这就是对我敬爱的李老师一生的写照。
李老师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清清白白的一生,是崇尚真善美的一生!她的一生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我们这一群学生。无愧于所有的身边的人。
今天,风萧萧,山河同悲,草木含情。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挥泪送别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我们为失去了这样一位好师长而感到万分悲痛,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李老师,热爱事业,勤劳朴实,艰苦创业,谦虚谨慎,扶危济贫,乐善好施,知难而上,光明磊落的优秀品德。在此,借这个机会,我代表李老师所有的学生,向李老师的家属,表示深切的问候,希望你们节哀保重!
敬爱的李老师安息吧!一路走好!”
泪流满面的学生大声的为奶奶致悼词,说到动情时,自己泣不成声,整个会场一片的抽泣声,说道伤感处,秀秀失声痛哭,这就是自己的奶奶,疼爱自己的奶奶,这样的走了,在也回不来了。
文茂也是触动了自己心里最敏感的弦。没有爸爸妈妈的收养,自己在医院的楼底下,还不知道能不能熬到天亮,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能有多大的抵抗力呢?
想通了的文茂,感到非常的心酸,自己的这几十年里,让爸爸妈妈操碎了心,但是,自己总觉得爸爸妈妈对自己不够好,总想争取爸爸妈妈更多的血汗钱。一想起自己的过去,文茂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点太混了,就算是亲生父母,也做到对自己的儿女那样的容忍,但是爸爸妈妈做到了,是自己没有珍惜。有一种心情叫后悔,现在的文茂就是这种心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啊!文茂此刻深深的理解了这句话正真的意思。后悔啊!但是自己的贷款还没有还上,雷鱼每天对自己的唠叨,自己真的能罢手吗?文茂此刻的心情矛盾的连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雷鱼站在人群里,她是唯一一个没有眼泪的家人,在人群里,雷鱼焦急的想着应对的方法,怎么样在婆婆去世后,拿到婆婆留下的那套房子。还了自己和文茂的贷款。人的心真的是很复杂的。
所有的人都是那样的悲哀,但是在也挽不回自己最亲的亲人了。就这样的走了,这让所有受过她恩惠的人们都是非常的不舍和难过。
走了,就这样走了,在也没有牵挂了……
本520小说院首发,请勿转载!
&nbsp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